几十年来,全国种蒜基地收获在望,种蒜面积神大,是铁的事实。在蒜生产加工方面机械化基本实现,唯独挖蒜,人们还是采用古老面对黄土背朝天手工挖掘,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例如山东金乡2007、2008年都是每亩挖剥好蒜以500元支付给挖蒜工族,少了没人干,另外还得管水管饭是每位蒜农必经之苦,有时雇用不到人挖,干着急,常常发生价格上涨,蒜农心中不是滋味,多么渴望天兵神将来帮忙,多么渴望有台挖掘机器诞生,目前大蒜收获机在国内外还是空白。
本人多年与各地蒜农打交道,有很多人拼命想对蒜农贡献一点力量,但是困难太大,(1)蒜趟不能套种棉苗弯(2)蒜头深浅不一样(3)蒜距宽窄不统一(4)挖蒜机不能像小麦收割机一样随便在中轧行(5)在地头无法拐弯调转车头(6)相临地边不能侵犯,也不可能同时收获(7)收获上来的蒜放成趟堆把土蒜分离干净,产生土移置问题,蒜头不像花生有外壳保护,产生的斑点内伤问题,俗称溏蒜(8)挖蒜需要垂直入地,原地同深,挖掘前行,否则当场挖烂蒜头(9)同一方地,棉苗之间不管有四、五、六趟蒜用同一台机器都能收获。等等一些困难压缩着无数制造者,望而却步。我通过几年现场实验、无数次改装,排除一切拦路虎,终于制造出每天收获30—50亩的挖蒜机,奉献给国内外蒜农(操作技术不同)、收获效率比(手工每人每天0.4-0.6亩)人工提高百倍,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200720026129.5)。
挖蒜机器的成功使本人几乎倾家荡产,在此感谢好心人对我支持相助,卖专利死不甘心,想生产没有本金,创造出来不能进入市场是对社会进步的犯罪,厂方投资我不愿合,没办法早一天帮蒜农一臂之力解决挖蒜之难,挖蒜之苦,我忍痛割爱借网一角,转让给明白发展潜力大的接受商,有大蒜收获实况录象,通过网角借观赏。(如何操纵棉苗之间不同蒜趟数,机器如何在头转身,不轧蒜等装置技术,只能对接受商特供)。
由于收获速度仅次于小麦收割机速度完全适用于叉车厂装载机厂等大型合资厂家生产,大批投放市场,有诚意者请联系。
注:本机只有实战,无外观造型。
不能保住套种棉苗的挖掘机,蒜农不易接受。本挖掘机克服了这个大问题。
有很多客人来信、来电、时刻关心想知道挖蒜机是如何在地头调转车向,不轧蒜、跨席继续工作的。前面已说只对接受商特供,发明者回答这个问题难为情,今天为了让世界之初中国第一台挖蒜机成功的诞生,实况展现在支持关爱的客人面前,请您别忘了点击视频录像,看看这台工作幅宽2米的大型机械是怎样运行的(略知即可),至于再想知道(1)中小型挖蒜机是怎样的;(2)第一台不怕蒜头上有没有土,自动夹住、自动剥蒜根、自动剥蒜杆(茎)、自动把蒜头装进袋的机器是什么样的;(3)如何不同地形、宽度不同随时调整工作的;(4)如何保苗的,能让看到如何在地头上转车向、跨席区就够破例的啦,以上问题不会再作表白,请不要再来电来信在网上询问,请谅解这些技术是给接受商专供的。
今年蒜情从低股又转向高股腾升、谁把握住时机、战机、特量独家生产机器进入渴望以久的蒜农家中谁就会拥有了很多第一!
请明智的接受商与我直接创建友爱金桥。
承诺:技术方面如果是虚伪、专利转让费退还。
请记住再难的问题总有人总会有一天会攻破解决的。
2008年蒜价特低几分钱斤2009年挖剥新蒜在金乡还是以每亩300元/左右,支付给挖蒜打工人员,蒜情上升,2010年更美好!
前头有挖蒜机收获后面有剥蒜机同时工作,蒜农面对黄土背朝天的挖蒜之难挖蒜之苦终于解决啦!
电话:0537-6868936 13953759563
联系人:王潇祥 王家营 王端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