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当地适水产业快速发展,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按照国家水产良种工程项目要求,积极引导水产种业企业向“育繁推一体化”发展。2013年,全区更新换代黄河鲤、黄河鲶亲本5000组,自繁水产苗种8.8亿尾,苗种自给率达到65%。自治区苗种繁育基地生产黄河鲤、草鱼、鲢鱼、鳙鱼等苗种3.8亿尾,培育大规格黄河鲶鱼种500万尾。
2013年,全区适水产业面积达到85万亩,其中稻蟹生态种养15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5万吨;自繁水产苗种8.8亿尾,苗种自给率达到65%,推广名优水产品养殖23万亩,全区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3.9亿元;水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国家标准。
在加强水产良种体系建设方面,坚持水产良种引进和自繁相结合,加强鲤鱼、鲫鱼等良种苗种自主繁育能力,积极开展黄河鲤、黄河鲶等主要地方特色鱼类原良种亲本收集、保存和更新换代,提高特色渔业发展水平。积极开展养殖示范县创建工作,巩固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增强示范带动功能。2013年新创建10个集中连片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场,争取创建1~2个健康养殖示范县。同时,进一步加大宜渔低洼盐碱荒地、湖泊湿地的开发和利用力度,重点在引黄灌区引导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适水产业示范基地20个,推进百万亩适水产业发展。以自治区产业化项目为依托,力争改造养殖池塘2万亩,完善水、电、路配套,推广应用池塘底质改良、水质净化调控、信息化管理等技术,提高池塘生产能力和效益。
在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方面,以自治区财政支农项目为引导,坚持池塘标准化养殖和大水面生态养殖同步推进,稳定发展草鱼、鲢鳙鱼等大宗水产品,着力发展黄河鲤等地方特色品种、丁鲑、斑点叉尾鮰、福瑞鲤、泥鳅等名优品种养殖。2013年,推广名优品种及健康养殖23万亩。
为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水平,以健康养殖示范场和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为重点,全面推行无公害标准化养殖,通过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追溯试点,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考核工作,着力构建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确保产地水产品药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对不合格产品生产单位执法查处率达到100%。积极示范、推广应用水产品药残快速检测仪器。在引黄灌区设立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点60个,测报面积6万亩以上;继续加强外调和自产水产苗种检疫和鉴评工作,全区外调苗种检疫鉴评率达到90%以上,产地苗种检疫鉴评率达到80%以上。
张国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