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科技专利 >
山海关让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到农民手中
添加时间:2010-08-10 13:54    来源:未知点击:

    7月30日,在山海关区一关镇小北园村蔬菜种植户贾丙珍家的菜园里,科技特派员、区农牧局副局长侯桂兰正为附近的蔬菜种植户讲解蔬菜种植新技术。近年来,山海关区着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采取打造优秀科技特派员队伍、实施“电波入户”工程、培育科技示范基地等举措,让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到农民手中实现全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打造一支优秀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为满足广大农民对科技的需求,该区认真组织14名农业优秀科技特派员活跃在田间地头,让他们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采取现场讲解、示范指导、入户面授、集中培训等形式,把农业科技知识渗透到千家万户,使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一年来,全区科技特派员共开展大樱桃标准化生产、设施蔬菜生产、蘑菇生产等种养实用技术培训30余期,引进推广架豆、苦瓜、香菜、食用菌等蔬菜新品种41个,培训农民6000人次,发放科技资料1万余份,实施科技项目3个,推广新技术7个。由区农牧局科技特派员成功培育的五色韭菜,每亩比普通韭菜增加收入2500元至3000元,产品一上市就供不应求,目前已在孟姜镇下庄村建立了10亩五色韭菜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科技素质的大提升。
    积极推进“电波入户”工程。该区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和科技进村服务站建设。在46个村建设农业信息网站,为大棚种植示范村、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安装了86台农村信息机。农村信息机主要有电子黑板、信息传播、短信电报、政令传达等功能,农户们只要轻轻一点上面的有关栏目,种植技术、农产品价格等方面的农业信息资源尽收眼底,并且接收这些信息不花一分钱。同时,为给农民提供便捷的“三农”信息服务,该区联合中国移动山海关分公司面向农民开通“农信通信息发布管理系统”,通过此系统向基层种植户、农村经纪人、实用人才、村干部及农技人员以短信方式及时发布种养技术等农业科技信息。全区共有林业、农牧、科技等18家涉农部门参与了短信平台建设,结合本区农情和农户的切身需要,免费负责提供农业科技信息。目前,已面向农户办理“农信通”业务8193户。
    培育科技示范基地。山海关区自1985年开始引进栽植大樱桃,至今已有24年的历史。为发展壮大大樱桃产业,打造大樱桃品牌,该区以创建河北省山区特色科技产业园区为依托,积极培育四大基地建设,即大樱桃新品种示范基地、优质高产示范基地、设施栽培示范基地和高标准生态观光采摘基地,推广大樱桃密植丰产技术、设施栽培配套技术、低产园改造与适龄不结果树改造技术和绿色果品大樱桃标准化技术,示范带动全区2万亩无公害大樱桃基地发展。山海关区特色产业大樱桃科技园区的建设实现了大樱桃生产标准化、无公害化、经营产业化大樱桃生产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实现大樱桃科技园区自身良性循环发展,进一步提升大樱桃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促进大樱桃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全区农业重要支柱产业。2005年,山海关大樱桃获得无公害果品认证。2009年,山海关大樱桃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成为国家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出口原材料生产基地,山海关大樱桃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目前,全区大樱桃种植面积28000亩,结果面积12000多亩,年产量778万公斤,年产值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