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科技专利 >
天津市静海县种植业中心搞好科技下乡服务
添加时间:2010-08-03 14:01    来源:未知点击:

  静海县种植业发展服务公司按照市县工作部署,立足当地实际,组织全体技术干部把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作为“解农民技术难题,促干部作风转变,上科技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将“科技下乡”活动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下基层搞服务,变农业科技“常下乡”为“下长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为准确了解农民在技术、品种、信息等方面的所需、所急、所盼,把握科技服务的重点内容,该中心专门印发《静海县种植业农民需求情况调查表》,对乡镇农技站、重点村、种植基地和涉农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程学员进行调研,掌握农民的需求情况,及时制定《静海县种植业中心开展科技下乡服务活动方案》,为科技下乡活动有序开展确定服务指南。
  在开展科技下乡服务活动过程中,他们充分整合现有的各种农业技术、项目、信息、人员等资源,形成合力,发挥集成资源的最大效应,做到六个结合:一是与农业科技项目建设相结合。通过对正在实施的农业科技项目,如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农业、小麦玉米高产创建、设施农业标准化栽培等项目的梳理,找到科技下乡的结合点,参照项目要求,明确科技下乡的任务和职责。同时,结合农民培训项目,在乡镇、村街举办各种作物栽培技术培训班,提高科技的传播面和覆盖面。二是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相结合。重点做好对1000名科技示范户的入户技术指导,做到“手把手、面对面”开展科技服务。三是与种植基地、专业合作社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种植基地和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功能,把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机具展示给农民,让农民在比较中应用科技,同时也促进了种植基地和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四是与农技干部提升素质相结合。通过聘请天津农学院、农科院和市局技术专家举办讲座、培训班和到外地参观学习等形式来提高农技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学识水平。五是与农资打假维权相结合。通过科技下乡,教育和引导农民应用先进高效、无公害的农药、化肥和种子,教会农民辨别农资的真伪和农资维权的程序和渠道。六是与农业政策宣传相结合。要求全体技术干部要学习各项农业政策,在当好技术专家的同时,当好政策宣传员,广泛宣传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使农民用足用好各项惠农政策,促进增收。
  在此基础上,根据全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产业分布情况,以推广设施农业和优质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和食用菌栽培实用技术为重点服务内容,编印《静海县种植业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读本》,并针对农民接受技术的水平和能力的差异,举办科技赶集15次、技术咨询5800人次、发放明白纸和科技书籍7.8万份、实用技术光盘1200张,举办设施农业和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甘薯、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52期,发送手机农业短信8200条次,“12316”专家电话接待农民咨询370人次。76名技术人员深入到乡村、深入到农户、深入到田间地头,做到“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共推广实用技术20项、推介新品种26个,累计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2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