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籼米、翠冠早熟梨、西瓜、脱水蔬菜等“三湾”牌农产品荣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志,“雾秀牌”崖雾茶荣获国家AA级有机食品标志……一系列“国”字号农业品牌的诞生,是永新开出“科技列车”,加速现代农业发展结出的“硕果”。今年1至11月,该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3.5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科技贡献率逾50%;农村科技入户率达98%以上,农民人均收入科技增收占六成以上。
近年来,永新围绕水稻、油菜、蔬菜等主导产业,根据农民需求,筛选、推广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不断深挖农业潜力,大力提升农业品质。粮食生产方面,大力引进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两秧、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和统防统治技术;油菜生产方面,大力引进推广双低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油菜增施硼肥技术;畜牧生产方面,建立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引进推广二元纯杂母猪和三元杂交商品猪;蔬菜生产方面,大力引进推广早春及秋延后栽培技术,使用遮阳网、防虫网;蚕桑生产方面,推广种植农桑14号等新品种,普及使用一步成园、小蚕共育、湖桑夏伐、桑园冬管、优质方格簇等新技术。目前,该县共引进推广新技术150余项,新品种68个,促使今年水稻亩增产14.3公斤,同比增长3.7%,每亩增收25.74元;油菜亩增产9.1公斤,同比增长10.2%;每头商品猪同时出栏多20多斤,平均每头猪增收150余元。
该县大力培育科技人才,尤其是今年从文化水平高、种养经验足、乐于传帮带的农户中,遴选出100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并按10:1的比例选聘100名基层骨干农技员,通过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考察等方式,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如今,科技示范户已辐射带动周边2万户村民学科技,成为村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同时,该县还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到本地“传经送宝”,教授农技员、专业户科技知识。据了解,今年该县共开展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果树栽培等各类培训班100余场次,培训人数达3万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6万余份,80%以上农户受益。
示范基地是新技术、新品种最好的推广平台,也是创造效益的“发酵场”。早在2006年,该县率先在烟阁乡罗家坪村创建了农业科技示范园,总占地面积达1000亩,核心示范区100亩,引种早春红玉礼品西瓜、一串青早南瓜等12个名优良种。继而,又在石桥镇樟枧村建立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在坳南、曲白、怀忠等12个乡镇创建12万亩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在石桥镇樟枧村、在中乡排形村建立两个万亩油菜高产示范区,在沙市镇龙溪村建立6000亩西瓜示范基地,现已兴建蚕桑、蔬菜、养猪、油菜等10余类20多个示范样板。为确保基地建设进展顺利,该县在每个基地补助30万元的基础上,同时“出动”农业、财政、乡镇等30多家单位挂点帮扶,保证资金、人员、措施到位。目前,该县已发展优质水稻36.6万亩,无公害蔬菜6.6万亩,优质油菜19.5万亩,蚕桑4万亩,西甜瓜2万亩,高产油茶5万亩,特色水果1.5万亩,年繁育三元杂交猪5万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