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环保旅游 >
隐逸秀美太阳峪
添加时间:2013-06-03 13:03    来源:点击:

  太阳峪村全貌。 记者毛晓雅 文/图

  东出京城,驱车2个小时,进入河北省迁西县境内。沿山路蜿蜒而上,一路满目苍翠,鸟语花香,让人不由得心生快意。不经意之间,已到达此行目的地——迁西县太阳峪村。村口有一块原始风格的大石刻,红色的笔道在绿树丛中格外耀眼,似乎昭示着村里人的热情好客。时值5月下旬,夹杂着叶子香气和湖水鲜味的风吹来,竟有丝丝凉意。

  这是个坐落在两山之间的小村庄,因此得名“峪”,又因村民们为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过去的名称“炭窑峪”改为“太阳峪”,而村民们的日子、村子的面貌果然如阳光照耀一般,变得愈美愈好。

  村党支部书记张守用是个肤色黝黑、面目和善的中年人,在村口迎上记者,一路沿村里的主干道走去。他操着一口方言向记者介绍:全村只有68户人家,没有耕地。村民们靠打鱼、旅游和种板栗为生。

  别看村庄小,人家可是“国家级生态村”呢!环顾两边的群山,像一块绿色的大画布,映衬着这个秀美的村子。“绿色也是分层次的,山尖墨绿的,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松树;山腰翠绿的,是村民们种的栗子树;山下有绿有红、色彩缤纷的,是街道两旁美化村子种下的。”在张守用的指点下,我们看到了从“山尖流泻而下、直至脚边”的绿意。张守用说,待到6月栗花开,漫山的白花似雪一般缠绕山间,几十里外都是栗花的清香。

  有山有水,这是大自然给予太阳峪人的礼物;而懂得珍惜并保护好这份馈赠,还得从5年前村里整治环境、改善村容村貌说起。

  2008年,村里实施了改水改厕、路面硬化工程。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家家户户都有了化粪池,养猪农户还用上了沼气。最为重要的是,每家门前都有了垃圾桶,村里还雇了2名保洁员,街上再也不是垃圾遍地了。短短几年,太阳峪村大变样。

  走在村里的水泥路上,路边河道里的水清澈见底、缓缓流淌,还有小鱼偶尔闪过的影子。路边的空地上,村中心的小广场上,女人们在忙着修补鱼网,张守用说,男人们都去捕鱼了。同行的大学生村官贾一帆刚到村里没多久,她没有看到过村里过去的样子,不过她说:“我刚到太阳峪时,绕村里走了一圈,觉得这就是我想象中美丽乡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