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农业创新 >
新型经营主体为农业增“绿”
添加时间:2015-09-14 08:31    来源:未知点击:

  第十七届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即将在盐城举办,盐城在本届洽谈会上将一次推出2000多个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凭借现代发展理念和现代科技,盐城绿色农业欣欣向荣。
  联耕联种:催生以科技为支撑的集约农业
  东台市五烈镇胡家堡村村民高乃兴,是这样到自家田里看庄稼长势的:他掏出手机点击进入“数字化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系统立即显示出这块田的土壤肥力、吸肥规律、当前田间管理需要注意的地方等信息。
  “让农业绿起来,不是要退回到传统农业,一点不用化肥和农药,不喂饲料添加剂。”盐城市农委主任乐超说,关键在于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和科学饲喂、遵守规范,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成果。
  发源于盐城的联耕联种,已在该市全面推广。平掉田埂实行规模化生产,带动了大农机和新机具推广应用,促进了集成技术的运用。去年,仅射阳县就新增农机合作社64家、育供秧合作社21家、植保合作社16家。盐城全市农药和肥料的使用量,前两年分别减少2479吨、5.23万吨。目前,盐城9个县(市、区)全部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
  “接二连三”: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加工规模水平
  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把“工业理念、商业意识、企业机制”引入农业,盐城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东台中粮肉食产业基地有世界一流的屠宰生产线,生猪从二氧化碳窒息死,到清理、检验、分割等全部实现流水线作业。该企业还建有11座现代化猪场,集生猪养殖与沼气发电于一体。用沼液种植10000亩水稻,稻米不久前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目前,广东温氏集团、北大荒集团等32家知名大企业落户盐城。全市省级龙头企业56家,居全省首位。今年农业“接二连三”工程3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71.85亿元。
  龙头企业建立基地116个,对当地农产品收购额已达598.78亿元,带动农户115万户。规模农业龙头企业带来资金、人才、技术,首先是带动当地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全市建成24个国家级、29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制订江苏省地方标准60个,各类农产品质量企业标准652个。
  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加工业规模扩大和水平提升,通过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实现提升农业资源和农产品附加值。2014年,盐城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1696亿元。今年1至8月,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同比增长22.9%。
  批量品牌:实现农民创优积极性提高与促进消费良性循环
  大丰农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创建“三品”的积极分子。该公司董事长陈山说,现在所有进入上海市场的蔬菜都得有“品”牌。前不久,该公司青椒、冬瓜2个品种蔬菜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取得挤进上海的资格。
  盐城去年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三品”总数亦突破2000个。射阳大米、东台茧丝绸、阜宁生态猪、大丰早酥梨等形成30个10亿元级的规模优势产业,为全市农产品创下9个中国名牌(农)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国”字头农产品品牌数占江苏省的14.3%。
  农业品牌打造带动该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使农民受益。庆缘康蜂产品有限公司代表我国蜂产品行业接受并顺利通过欧盟的检查考核,产品已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前,“射阳大米”连续第九年获得上海食用农产品“十大畅销品牌”称号。2014年,盐城实现农业总产值10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414元。
  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说:“我们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积极实施农业‘大产业’战略布局,大力发展以绿色环境为前提、绿色生产为基础、绿色产品为标志、绿色生活为追求的绿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