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农业创新 >
内蒙古喀喇沁旗“4+x”模式打造都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金钥匙
添加时间:2014-08-19 14:35    来源:未知点击:

  喀喇沁旗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全旗30万农业人口,仅有耕地65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旗。近年来,喀喇沁旗立足于区位和资源比较优势,以“京津冀一体化”为契机,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树立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理念,积极探索“4+X”模式,即:做大“菜园”、做优“果园”、做强“药园”、做精“公园”,注入健全质量安全行政监管体系、创新经营体制等“X”元素激活农业发展内生动力,力争实现赤峰等环京津冀地区城市市民炒喀旗菜、吃喀旗果、用喀旗药、游喀旗园。
  坚持高标准推进,做大放心“菜园”。把效益提升和规模扩张作为发展蔬菜产业的着力点,截至目前,全旗共有蔬菜品种10个,其中硬果番茄是喀旗蔬菜产业标志性产品;蔬菜种植面积65000亩。突出打绿色牌,全旗无公害基地认定面积5.4万亩,其中3.1万亩已被认定为北京市“场地挂钩”生产基地。2014年,喀旗集中全力规划打造沿锡伯河、坤兑河和省道206线两侧20公里的蔬菜产业带。年内将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万亩,目前已完成规划调地,开始种苗栽植。
  坚持高效益运作,做优舒心“果园”。发展立体林果经济,林下养殖年均实现收入900余万元。设施反季节水果香瓜、草莓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有4000亩,每亩年均纯收入可达2万元。主推地产水果,全旗现有苹果、梨等高效经济林总面积8.35万亩,每亩可产水果4000斤,年均产各类果品2.5万吨,助农人均增收4000元。目前,喀旗正在重点开展老哈河、锡伯河流域和通太沟、马鞍山地区的林果基地建设。现已完成8500亩果品经济林任务,年内可完成1.5万亩,2017年果品经济林总量可达15万亩。
  坚持高起点谋划,做强安心“药园”。喀旗中蒙药材主产区牛家营子镇是闻名全国的药材之乡,全旗中蒙药材年平均种植面积稳定在6.5万亩以上。目前,喀喇沁旗正在规划建设总投资16亿元中蒙药健康产业园。产业园主要建设中蒙药健康城、中蒙药高科技产业园和中蒙药博览园。现在编制项目规划,年内将开工建设中蒙药健康城,引资建设中蒙药高科技产业园,争取项目和资金建设中蒙药博览园。
  坚持高水平打造,做精开心“公园”。喀旗是全区首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旗县,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休闲农业主题公园”条件优越。目前,美林谷生态园、王爷府番茄种植园、西桥林果采摘园等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已启动实施,全旗现共有休闲农业旅游观光点155个,其中马鞍山葡萄酒庄为全国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未来五年,我旗休闲农业发展依托“一带”:赤茅百公里文化产业带,“四环”:环城市、环景区、环河流、环交通,优先发展休闲农业园项目,推进建设马鞍山休闲度假之旅、美林谷森林氧吧之旅等路线,搭建以带串园、以园穿线,串珠式休闲农业产业体系。
  坚持高质量落实,做好贴心“X”元素。一是健全质量安全行政监管体系。喀喇沁旗是内蒙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旗,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已形成。截至目前,全旗累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0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目前,喀喇沁旗正在争创国家级农产品示范县。截至4月末,共抽检农产品样品308个,合格率99.67%。二是创新经营体制。把成立农民合作社集体发展作为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切入点。截止目前,全旗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69家,辐射带动农户4.2万户,产业化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三是构建农产品加工转化体制。王爷府蔬菜批发市场、南台子马铃薯批发市场等市场建设逐步规范,年交易额均在5000万元以上。规划建设小牛群农畜产品加工园,园内国蒙基酒、蒙拓等5个项目已完成投资2亿余元。截至目前,全旗农业产业化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23家,年均完成销售收入9.8亿元。目前正在重点推进德比瑞色素浸膏、龙头山植物饮料、卡乐比薯条等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四是完善金融支农机制。近年来,设立专项设施农业种植补贴资金5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截至目前,全旗各金融共发施涉农贷款2.3亿元,同比增长18.1%。五是建立科技转化体制。喀旗是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和全国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截至目前,全旗先后引进新品种达80多项,引进了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蔬菜生产应用等技术11项。目前,正在大力推进马铃薯脱毒种薯应用技术服务工程等16项“技术服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