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农业创新 >
河北平泉:“吊挂”式黑木耳栽培助农增收
添加时间:2014-06-05 11:06    来源:未知点击:

  一排排标准化黑木耳示范大棚“整齐排列”;一串串菌袋“垂直吊挂”,鲜嫩硕大、圆耳形的“黑色瑰宝”探出袋外;一个个菌农忙碌着采摘、晾晒,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在承德平泉县南五十家子镇黑木耳示范基地,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去年冬天,我到东北学习考察引进了新型吊袋棚栽黑木耳模式。今年,发展黑木耳示范基地13亩,栽培黑木耳15万袋。目前,黑木耳长势良好已进入采摘期,现已采摘干品100多斤”。平泉县南五十家子镇马杖子村黑木耳园区种植户张金龙介绍说。据了解,这种吊袋生产黑木耳模式具有节省占地面积、节约生产成本和产品洁净等优点,今年,全县共发展吊、挂袋黑木耳60万袋。
  2014年,中国食用菌之乡——平泉县认真实施“质量立菌、科技兴菌、龙头强菌、市场活菌”战略,依靠科技抓好食用菌科研项目谋划、实施,积极引进、选育、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进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在科研项目开发上,该县成立了食用菌特色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平泉县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的决定》、《平泉县科技进步县长奖奖励办法》、《平泉县农业产业化优惠政策》等奖励政策、措施,通过采取科技开放、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自主创新和科技培训等模式,形成一整套产、供、销一条龙,“协会+公司+基地联农户”的服务体系。先后承担国家、省、市、县重点产业科研课题40项,创新食用菌生产技术12项,发展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150个,食用菌生产户达3.5万户,累计举办科技培训班8500多期,培训菇农8万多人次,向菇农无偿发放技术资料12万(份)。同时,针对平泉地理环境、气候优势及发展食用菌产业中存在的主栽品种单一的问题,先后引进示范成功灵芝、鸡腿菇、黑木耳及黑木耳“黑A”等新品种的选育,有效地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黑木耳在全日光的自然环境下栽培,具有耐高温、技术管理简单、省时省力、使用原料广泛等优点,非常适合我县气温条件下推广栽培,现已成为食用菌特色产业的主栽品种之一。今年,全县共栽培黑木耳500多万袋,预计产干品25万公斤,经济效益1750万元。”县食用菌产业服务局副局长李忠民说。
  据了解,平泉县实施的草木腐菌相结合、多品种共同发展,长短周期相互配合的生产模式,不但添补了市场空白,而且避免了单一品种集中上市的风险,也为产品的深加工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推动了食用菌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