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农业创新 >
浙江象山海水养鹅试验结出“希望果”
添加时间:2014-04-15 11:15    来源:未知点击:

  近日,应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邀请,扬州大学畜禽专家到象山新桥镇海丰村附近的海水养殖塘,对“海水养白鹅”项目进行综合检测和科学评估。
  “尝试海水养鹅,我们做得格外仔细,认真观察其生长情况,每周进行例行检查,详细记录数据。”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陈淑芳介绍,至目前,海水养鹅第一期试验基本完成,试验白鹅体重已达4公斤,符合肉鹅上市标准,外观上看除了毛色偏黄之外,与对比试验的白鹅没有区别。
  谈到开展试验的初衷,陈淑芳说:“象山白鹅产业受淡水资源等瓶颈制约,逼迫我们尝试新模式,开辟新空间。”去年下半年,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在海丰村附近的蛤沙港,开挖了一个面积10亩左右的养殖塘,引入海水,放养200羽雏鹅,同时放养梭子蟹、虾、蛏子、海鲶鱼等,尝试一条新的立体混养之路。为了保证试验的科学性,还在海塘边地势较高处建了一个淡水塘,放养200羽雏鹅进行对比实验。
  “刚下水时,雏鹅不知道海水苦涩,先是低头喝了几口,然后拼命甩头,不停地拍打翅膀游上岸。三番五次后,它们开始慢慢适应,不再低头喝海水,而是游完泳后到岸上饲料槽里找淡水喝。”工作人员绘声绘色地讲述了雏鹅在海水塘里的生活情景:“现在白鹅对海水已经熟悉,经常有喝海水的动作,不过看起来更像漱口。”
  海水苦涩不能直接饮用,却对白鹅养殖有益处。工作人员介绍,一般养殖塘里容易滋生细菌,白鹅容易生病,养殖人员经常要对池塘进行消毒预防,同时也对淡水资源造成了影响。而海水本身就是“消毒液”,白鹅每天在海水里洗澡能有效预防细菌滋生,一个明显的现象是耳朵边常见的寄生虫不见了。
  不仅如此,上层养大白鹅,中层养有海鲶鱼,底层养了梭子蟹、小白虾,淤泥下还有蛏子,养殖塘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白鹅的粪便还能成为虾蟹的天然饲料,综合效益较为可观。前不久,塘里的海产品获得丰收,光梭子蟹就捕获了500公斤,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来算,综合亩产效益超过3.5万元。
  象山县是浙东大白鹅的主产区,年出栏成品鹅200万羽,产值超过2亿元。据介绍,下步,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将进一步开展海水养殖种鹅等相关试验,科学总结试验成果,积极向养殖大户推介这种生态混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