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慈溪现代农业走在全国前列,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慈溪市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又一马当先,去年12月中旬,其大桥生态农庄揽得“全国首个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载体,今年春节后,将依托慈溪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体制机制、市场化水平全国领先优势,充分利用自身特色资源,将持续对来自全国试点县的3000-5000个职业农民进行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生物制品、农业先进理念等实训型培训,在生产性农业服务业上有新作为。
抢抓大桥经济新机遇,面对国际国内农业发展新格局,呼应国内消费升级新趋势,加快发展农业服务业,这5年多来,大桥生态农庄打造了国内同行中得天独厚的种养基地、加工贸易、休闲观光、教育科研、农耕文化五位一体新模式,获“2013年全国十佳休闲农庄”称号。全市涌现了像大桥生态农庄、杨梅观光基地、万亩畈体验基地等近10个大型农业综合体。同时,培育种子种苗、农产品整理、农产品配送、农产品创意、展示展销等生产性服务业,其中两年一度的(慈溪)环杭州湾绿色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举办三届,已经成为我省区域现代农业会展业的一张名片,有力打造了杭州、宁波和近沪经济走廊农产品展示展销、技术交流、贸易洽谈、招商引资、商品流通的交互平台。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慈溪市农业“接二连三”进入“大农时代”:早在世纪之交具备基地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和外向等先发优势后,就构建农业服务业新高地,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产业链,提高价值链。
目前,慈溪市出口蔬菜、名优水果等五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到90%以上,形成出口蔬菜、杨梅等5个规模超2亿元的产业群;连续10年获得全省外向型农业先进县市称号;全市已有农业加工企业33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9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和档次在全省县(市、区)中首屈一指,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012年又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市。
这一“大农时代”的显著标志是,农业龙头企业由“外向、加工”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联动、品牌营销和研发创新“微笑曲线”两端转型升级。海通、徐龙、恒康3个“国字号”农业龙头企业利用自身加工和研发优势,“走出去”到全国甚至海外建立基地,拓展产品原料品种。海通还跨省把加工厂办到江苏徐州、湖北宜昌等地,利用当地原料、劳动力和水电资源,降低成本,扩大产品品种;打造中国珍稀果汁第一品牌,五年磨一剑,海通“卡依之”杨梅汁、樱桃汁、蓝梅汁、黑梅汁、石榴汁等珍稀果汁已在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华东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去年被评为上海“最具投资价值”品牌营销大奖,在企业占总销售四成内销中珍稀果汁占1/3。海通、永进等农业龙头企业对区域的贡献还表现在,为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服务体系,实行“出口蔬菜区域化管理”模式献智出力,扎实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态化和品牌化。
一个“大农时代”的到来,引发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给力生产基地园区化、合作化、规模化。市场主体由单打独斗向抱团联合转变,去年,围绕葡萄、畜禽2大主导产业组建2家区域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打“慈溪品牌”;深入实施“3320”现代农业园区工程,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省级园区5个、宁波市级园区13个,其中国内一流、占地10万余亩的杭州湾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平台已列入宁波“十二五”重点打造现代农业4大先导区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5.6万亩种植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