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农业创新 >
山西农行架起资金流转快车道
添加时间:2011-08-04 08:53    来源:未知点击:

  农行山西分行现有机构下属11个市分行,有99个县支行,营业网点501个,其中县域和以下网点270个,自助银行545个,其中县域及以下的自助银行229个,转账电话1130003部,其中县域62285部。
  2009年银监会在福州召开了全国解决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会议,各地在紧锣密鼓将金额服务向乡镇覆盖;到2011年6月底山西农行“金融服务村村通”已经将金融服务覆盖到村,初步解决了金融服务空白村的问题。
  “金融服务村村通”2010年9月在祁县农行首先试点成功,通过14县的扩大试点和全面推广。到6月末,该行已按村布放转账电话41821部,机到村覆盖率达92.79%;按户发放惠农卡606.72万张,卡到户覆盖率达92.68%;“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双覆盖”,惠农卡存款余额达到3.97亿元,今年上半年转账电话实现金融性交易24.39万笔、47.1亿元。
  这组数据说明,生活在山西的2000多万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在农行的“金融服务村村通”惠农服务点上,刷卡消费、转账结算、小额取现等多项服务;手持惠农卡就能领取新农合的看病买药报销款,新农保的养老金以及各种惠农补贴。
  上述数据同时证实,山西农行率先在全国通过电子渠道的方式消除了金融服务空白村,率先破解我国城乡金融服务二元结构的难题。对此,记者专程到山西进行了调查。
  刷卡成农民购物新时尚
  记者在祁县大韩村的烟草专卖店调查,看到一位姓张的老人进来买了3盒烟。付款时,他从上衣兜里掏出的不是钱,是一张印有农行标识的惠农卡。店主接过惠农卡,在转账电话上轻轻一刷。顷刻,一张小票从电话机里打出来了,记者上前仔细一看,和城市里超市里POS机打出的小票一样。店主告诉记者,是张大爷账户上的15元钱转到他的账上,说明他付了我买烟的钱,我就给他烟了。记者上前问张大爷,这个卡好用吗?大爷笑着说。这个卡挺好,放在家里或装在口袋里不怕丢,丢了卡,不告别人密码,丢不了钱。
  领取惠农直补
  一位家住平遥县洪善镇尹村村民张月香告诉记者,10天前住院看病报销的13844元钱已划到了自己的惠农卡上。要是过去她还得走40多里路到县城新农合办公室领取支票,然后再到银行排队,来回一天不一定办了,如今坐在家里就知道到账了。
  在平遥县新农合办公室我们看到了新农合办公室和农行签订的《委托代理新农合补偿款发放协议书》,明确了惠农卡为指定农行统一代理为参合农民发放偿款载体,农民出院结算后带相关资料与惠农卡到新农合办公室办药费补偿手续,待审核后,由农行代理新农合办公室将补偿款划到持卡村民的卡上。
  据了解,山西农行正在准备与省卫生厅签署合作协议,通过农行的金融服务村村通代理全省的新农合收缴和农民看病买药报销的医药费的领取;与省人社厅合作开展新农保代理的试点,不少政府主管部门选择农行为惠农直补的代理行。到6月末,累计代理发放新农保养老金、新农合农村医疗保险金、各种涉农补贴资金41.9亿元。
  现金存取便捷化
  在祁县东城腾达合作社,记者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姓邓的农民走进合作社,在转账电话上查询,知道自己卡上还有169元,要店主给他取150元,店主完成操作后拿着小票告诉记者,是邓账上的150元转到他的账上,他就给邓付150元现金。这时记者才明白,在农村小额取现就这么简单。
  汾阳市演武镇西堡障村村民韩贵银从事收购废旧轮胎业务。他说,每次卖出轮胎后收到的钱不好保管,放到家里,怕小偷,装在身上又怕丢。干脆就到村里广盛发超市将钱交给店主,店主就将自己卡上的钱转到我的卡上,完成存款操作很方便。
  转账电话方便农民
  在农行山西分行与山西最大的美特好超市以签署的合作协议仪式上,记者了解到,供货商与美特好超市结算已经用农行的网银或转账电话。美特好与城市居民用POS机与银行卡结算,与来自农村的供货商全采用转账电话结算,这些农村的供货商是与千家万户农民有供销关系的经纪人,他们通过转账电话与农民结算,这样就形成了围绕产业链形成的资金流,既方便了企业,又便利了农民。
  在汾阳县的广盛发连锁超市里都能看到农行的转账电话。经了解,该行围绕“万村千乡”和“新网”工程连锁店,从总店到分店一条龙地布放。一方面为农民持卡消费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结算和理财服务。汾阳一农民说,“万村千乡”连锁店是我们信得过的商店,商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持惠农卡在店里就能购物,非常方便。
  多元需求开发金融服务村
  为了解山西农行开发推广金融服务村村的初衷,记者采访了这位在两年时间跑了山西一半县300多个村的山西农行行长曹少雄。他说:现在有个误区,一谈到农村金融服务,人们首先提及的是贷款需求。实际上农民对金融服务需求是多元的,可以用“二八定律”来概括:即有20%的农民已经成为农民企业家,剩余80%的农民仍然处在最基本的农业生产领域。而在“80%”里面又包含着另一个“二八定律”:其中20%是具有经营头脑和管理经验的农民致富带头人,包括土地流转的承包人、小企业业主、种养大户等,需要信贷融资等多种金融服务,但另外80%的农民仍处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纯农业生产状态,他们的金融服务需求多数是日常生活、生产的小额支付。
  农行如何为最广大的农民提供最基本的服务?物理网点成本高,风险大。转账电话为惠农卡在农村的落地提供了着陆点。比较物理网点,转账电话风险小,成本低,但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台转账电话成本近千元,全省每村一台就得2800万元,大的村庄需要2到3台,加上对农民实行转账电话免收设备费、惠农卡免收工本费、免收年费、省内转账免收手续费、小额账户免收服务费实行五免政策没有1个亿完成不了这项工作。
  积极推进服务转型
  农行山西分行在投入上亿资金,为农民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务的同时,积极推进服务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依据农户信息资源,发放小额农贷支持有经营意识的农民致富。该行开发了农户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对每户农民的家庭收入、信用情况进行采集,对支付结算和信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从中选择一批有经营基础和实力、信用度高的农户,采取五户联保、订单质押、存款质押的方式发放小额贷款进行支持。目前已选择优良20838户农户授信小额贷款8.33亿元,发放小额农贷5.24亿元,使农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