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聚焦三农 >
从悲壮到豪迈,四川乡村更美丽
添加时间:2013-08-21 12:12    来源:点击:

    5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仅如浪花一跃。然而这5年,对于四川,对于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来说,堪称波澜壮阔。

    8000万四川儿女从悲壮中坚强起身,吹起豪迈的号角,重建美好新家园。

    5年后的汶川,我们从水磨镇的绚丽多姿读到民族超凡的凝聚力;从映秀镇的凤凰涅槃读到国家强悍的创造力……

    5年后的北川,通口镇的万亩猕猴桃枝叶夭夭、甜醉人心;九皇山景区以浓郁的西羌风情正免费答谢四海亲人……

    5年后的青川,崭新的农房如东河口的飞来之“川”挺立屹然;1100万株“银杏富民”工程成果初显……

    2008年,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121元,其中绵阳、广元、阿坝三市州的数据分别为4752元、3165元、2555元;2012年,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攀升到7001元,其中绵阳、广元、阿坝三市州的数据分别为8213元、5649元、5770元。

    5年时间,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70%,3个重灾市州有的甚至翻番。

    汶川,羌民族坚实的背脊扛过了灾难,灵巧的双手绘制了五彩的新生;雪域高原重现“天苍苍,野茫茫……”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左右,汶川县水磨镇居民忽然感到地面晃动,同时,屋顶开始坍塌。

    一瞬间,昔日古老美丽的小镇几乎被夷为平地,大量居民被埋在瓦砾下……

    少数幸存下来的人冒着强余震的危险,手挽手撤离。第二天下午,勇敢的人们到达距离都江堰市区不远的地方,接着,他们看到了直升机、看到了解放军……

    2008年底,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党委、政府和对口援建方广东省佛山市拟出水磨镇的重建规划,要将这个以农耕为主的小镇打造成具有羌族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镇。

    而今的水磨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独具羌族特色的旅游小镇上,别具一格的木房古朴清雅,商铺鳞次栉比,披肩、饰物、羊角制品等旅游商品琳琅满目。古镇平时每天游客达五六千人,旅游旺季可达一两万人。

    水磨镇老人村30多户村民经营起了客栈、茶楼、餐馆等,整个村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而今的水磨镇99%的人实现了就业,经济社会发展至少提前了50年。

    在这5年时间里,阿坝州不止一个重灾乡镇默默地演绎着水磨镇一样的重建转型故事。

    震中映秀镇,以前是一个工业镇,经过地震的洗礼,而今成功向旅游经济转型。走进映秀,一栋栋新楼和一条条平坦的大道完全抹去了5年前的满目疮痍。新映秀重点打造地震纪念性旅游,同时带动旅游服务和乡村休闲项目的发展。

    旅游让一直藏在深闺的羌绣得到充分展示,位于映秀东村的汶川羌绣坊,羌族云云鞋、衣服、鞋垫摆满房间,满眼风景让人目不暇接,据说羌绣坊旅游旺季月销售额可达到3万多元。

    开放的水磨、映秀为了获取更大的发展动力,敞开胸怀向全国招揽人才,去年向全国公选镇长,32名报考者竞争一职的新闻传为佳话。

    5年来,阿坝州共实施灾后重建项目2876个,完成投资944亿元,创下建州以来投资建设最密集、覆盖范围最广、完成工程量最庞大的多个纪录。

    历经灾后重建,阿坝州各类公共设施上档升级,人居环境极大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大幅提高;旅游业、特色农牧业等加快发展。

    到2012年底,阿坝州成功注册“川藏高原”集体商标,已有23家企业、合作社使用该商标。全州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分别累计达到67个、17个、32个、2个(共118个),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面积分别达到78.34万亩、4.99万亩、0.776万亩。汶川甜樱桃、理县大白菜、茂县羌脆李、神沟九寨红葡萄酒等优势品牌市场知名度快速提升。

    现代畜牧业也加快发展,2012年全州实现畜牧业总产值26.26亿元,同比增长10.44%;实现农牧民人均增收325元,同比增长124.14%;今年,阿坝州将确保实现畜牧业生产总值较上年度增长4.5%以上的目标。 

    北川,伤城之痛渐渐深埋,早已化作强劲的肥力,给希望田野绿的魅力,给千年绵州花的芬芳……

    “叔叔,我要喝可乐!”“好,给你拿可乐!”“要冰冻的!”

    2008年5月15日,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的薛枭和北川县七一职业中学的杨彬被埋80小时后幸运被救,他俩重见天日的第一句话惊人地相似:我要喝可乐,冰冻的!

    如今的“可乐男孩”杨彬在北川县残联等部门支持下开了一家汽车美容店,每月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5年来,北川先后有30余名地震残疾人因政府的扶持成功创业,带动就业百余人。

    唐家山堰塞湖曾经是悬挂在绵阳百万群众头上的一颗炸弹。通口镇是离堰塞湖最近的一个乡镇。2008年6月10日,堰塞湖成功泄洪,通口镇威胁解除。

    这期间有许多党员干部为之付出了无法估量的心血和汗水。通口镇党委书记赵蓉强忍失去9位至亲的悲痛始终坚守一线,带领群众渡过难关。

    5年来,赵蓉等基层干部带领群众抚平旧的伤痕,用勤劳的双手一点一滴地建设着新的美好生活。

    北川在通口、永安、香泉三乡镇规划发展了万亩猕猴桃基地。通过整合扶贫连片开发、灾后重建、山东援建等各种项目共5400余万元资金,用于通口片区猕猴桃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该片区基地全面投产后,可年产猕猴桃3000余万斤,农户销售收入近2亿元。当地干部介绍说:“灾后重建给我们带来了便利的交通,猕猴桃市场已全面打开了,三四年后,通口全镇老百姓的人均收入将达9000元左右。”

    江油市新安镇因“果语花溪”现代农业公园闻名遐迩,春季梨花似海,夏日葡萄漫香,猕猴桃园更是随四通八达的路网伸展开来,通幽之处便是统一规划建设的漂亮农房……

    “果语花溪”是江油市发掘特色农业产业、统筹城乡发展、连片建设新农村的一个缩影,目前总面积达19平方公里,每年带来的旅游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带动辐射周边20万左右城乡群众。

    江油市农业局统计,去年该市农业总产值4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62元。

    几年来,绵阳市农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660个,总投资64亿多元,恢复和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育和打造了一批优质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依托国豪种业、中国种业集团、科兴种业、全兴种业等龙头企业,培育和发展了优质粮油和特色经作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依托雨润集团等养殖业企业,培育和发展了1000万头优质生猪基地和万头奶牛基地建设。

    在“十二五“期间,绵阳市加快了灾区农业产业发展,突出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将建成一批较大规模的具有区域优势特色的农畜产品基地:

    到2015年种植生产基地面积达到475万亩,生猪出栏数达到1000万头、小家禽1.95万只;培育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到2015年,大中型以上龙头企业将达到300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00个,专业合作组织对农户的带动率达到20%以上……

    青川,不屈不倒的精神万古屹立;千万株银杏绵延崇山峻岭,书写名副其实的莽莽青川……

    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广场上,三块巨石构成一个大大的“川”字。三块巨石以5.12米和2.28米的间距排列着,寓意5月12日和2时28分。

    这三块巨石是地震时不知从哪里飞来的。目睹巨石便能回溯地震发生时的惨烈。那一刻,东河口崩塌,4个组184户房屋和村民、过往行人、东河口小学师生等共计780余人被掩埋其中。

    三“川”巨石寓意地震首破点起于汶川,肆掠北川,终破点止于青川。巨石巍峨昭示着青川人乃至四川人震不垮的不屈精神。

    东河口村三元坝社重建时,按照“生态、精致、特色”的要求,突出风貌打造、庭院绿化、基础设施配套。目前,家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户户建有沼气池。

    如今的东河口村已经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家家住新房,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做,成为环境优美、生活舒适、邻里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目前,青川县正大力实施银杏“富民工程”,努力打造“中国银杏之乡”。

    莽莽青川森林覆盖率高达69.9%,气候土壤适宜银杏生长,境内千年以上野生古银杏树超过100株。当地部分群众长期种植,积累了丰富经验。

    为加快银杏产业发展,青川县委坚持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张规划、一项政策、一套实施办法的“五个一”发展思路,把银杏风景林产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计划到2014年底,全县人均栽植50株银杏树,建成1100万株银杏大苗种植基地;到2020年左右建成中国银杏大苗供应基地,建成“中国银杏之乡”。

    到去年底,全县共繁育银杏幼苗1200亩1100万株,人工栽植银杏大苗2万亩100万株,成活率达85%以上。据初步测算,全县按种植1100万株,可增加产值440亿元。

    “青川传统的林业产业以食用菌种植、林板加工为主,通过砍树实现增收,不利于生态保护。银杏风景林产业是绿化荒山荒地的生态绿色产业,变砍树为栽树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使广大群众实现由砍树增收向栽树致富的转变,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青川县委书记向此德说。

    几年来,广元市规划启动重建项目6305个,完成投资超过1220亿元。在规划中,该市确定了“科学重建、低碳发展”的基本思路,把灾后重建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两化”互动、加快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

    2012年,广元市新建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猕猴桃、蔬菜、茶叶、核桃等主导产业7万余亩。修订完善了50万亩猕猴桃、50万亩茶叶发展规划,大力推进15个现代农业产业万亩示范区上档升级。全市启动了14个低碳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工作,七县区分别落实了1个万亩低碳农业示范片。

    2013年,广元市将新建设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到2017年,再建5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面积达到100万亩,辐射带动100万亩。

    结束语

    汶川地震造成四川死亡、失踪人员超过8万人,给四川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00亿元。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国各地对口支援四川灾区,经过几年奋战,四川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9692个项目,概算投资8658亿元全部完成;同时,纳入省重建规划的12个重灾县和91个一般受灾县13647个重建项目也已完成。

    几年来,全省142个受灾县用于恢复重建和发展重建的资金达到1.7万亿元。今天,灾区崭新的面貌引起国内外众多关注,无论是到汶川、都江堰,还是到绵竹、北川,还是到剑阁、青川,无处不展现出脱胎换骨般的人间奇迹。

    我们在废墟上崛起了中国力量,在重建中见证了中国速度,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发展之路,重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了一个个典范。从2011年至今,来自国内外无数批参观者纷纷表示在灾区学习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宝贵经验。

    目前,四川正按照“再造一个都江堰”、“再造一个成都平原”的目标,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牧民定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移民新村、渠江流域灾后新村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新村新貌如星星之火,如雨后春笋。

    回首5年,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四川依然美丽,四川的乡村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