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聚焦三农 >
春耕备耕存隐忧 政府部门须给力
添加时间:2013-05-31 16:54    来源:点击:
  目前,各地春耕备耕大幕已全面拉开,并呈现出投入加大、物资充足、农民积极性较高的良好态势。但据笔者在湖北枝江市调查发现,春耕备耕形势总体看好的背后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1、种子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据枝江市物价部门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化肥、农药、农膜等价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种子价格在去年大幅上涨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攀升。如中杂40元/斤,比去年同期涨14.3%;玉米种子16元/斤,比去年同期涨6.7%。种子价格的上涨,加大了农民种粮成本,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效应,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金融信贷支持合力不够,单笔贷款额度偏小。据调查,全市2013年春耕生产资金总需求为97145万元,其中传统种植业资金需求为46137万元,传统养殖业资金需求为32401万元,特色农业生产资金需求10277万元,春耕生产配套资金需求4692开元,其他春耕生产资金需求3638万元。各金融机构按投放计划,可以满足这一总需求。但目前除枝江农村商业银行已明确投放春耕生产贷款30700万元,其中一季度投放19243万元外,其他金融机构安排投放“三农”资金很少,投放的重点仍放在工业、交通、商贸等行业。即便放贷单笔金额也比较少,满足不了春耕备耕所需。而当地不少特色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春季设备投入及生产扩张带来的资金需求量大、使用周期长,很难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

  3、春耕备耕劳力短缺,春季旱象呈加剧之势。据该市统计资料显示,去年枝江市外出从业人员达到6.8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33.8%,较2011年增长18.8%。今年春节过后,受工价上涨影响(每天工价由去年120元左右涨至目前的150元左右),农村劳动力外流量进一步扩大,农村青壮劳力几乎全部外出,留下的都是“六一”、“三八”、“九九”人群,春耕备耕劳力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开春以来,该市降水量比同期偏少,加之冬季蓄水不足,目前春耕用水趋紧。随着气温回升,土壤失墒加快,旱情可能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