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聚焦三农 >
农村垃圾处理困局:干部不重视财政无投入
添加时间:2013-03-13 12:51    来源:点击: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天蓝水清空气好本该是中国乡村的本色,但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农村陷入环境困局。农村环境问题困在何处,如何突围?在读者的来稿中,讲述了他们亲历亲闻的乡村环境,并且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垃圾处理,已经成为农村建设中不容回避的难题。笔者在湖北省首批小康县(市)宜城市农村调查走访发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垃圾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成为威胁农村人口健康的“隐性杀手”。 

  垃圾围村,令人担忧 

  在农村调查走访看到,近年来,村民们盖起了新房,迁入了新楼,挂上了空调,生活方式与城里人的差距越来越小。然而,一座座漂亮的农家小院周围,污水横流,生活垃圾、畜禽粪便随意丢弃,村口、田头、河边、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垃圾围村让人担忧。

  从宜城市全市的情况看,大部分的农村都存在“垃圾围村”现象。有的把本村或邻村的建筑垃圾依地势倒入沟壑填充,有的把垃圾集中烧毁或者填埋,有的弃之于荒山沟坡任野狗莽猪拱来刨去,有的甚至倾倒在自家良田上任年久风化,以致过去天蓝蓝、水清清的秀美村庄,变成了臭气熏天、蚊蝇成堆的“龙须沟”。

  城镇垃圾处理能力有限,就“上山下乡”,转移到农村“移地掩埋”。南营办事处南洲村的村民对笔者大倒“苦水”:市里在该村堆放的垃圾已经堆成了两座体量不小的“山”,数百米远,就能闻到腐臭味。有村民说,住的地方离垃圾场只有百把米远,恶臭的空气,使这里成了蚊蝇的乐园,下雨天污水横流,村民饮水井里压出来的水都有一股怪味,长期这样,谁能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