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实践 > 聚焦三农 >
家庭农场新概念首现今年一号文件
添加时间:2013-03-06 10:28    来源:点击:

资料图片。   分散种植效益低 规模经营增收快

 

 

  家庭农场首现今年“一号文件”

  本报记者 罗 兰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新概念。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专家指出,发展家庭农场可以解决当前农业经营规模小、效益低的问题,有助于农业生产走向市场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小耕作难有大效益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解释说,所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家庭农场,旨在解决中国农村家庭承包存在的分散经营、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我国长期历史形成一种家庭的小面积的耕作,这种小面积的耕作形不成大规模的种植效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表示,小面积的小规模种粮经营方式不适应我国未来的发展。所以我国必须走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实现的道路,就是种粮方面要实行大规模经营,使很少的人可以种很大面积的粮食。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与过去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和家庭承包相比,家庭农场吸取了二者的优点。袁钢明分析说,家庭农场和过去的建设兵团农场不一样,以家庭为单位,和家庭承包也不一样,因为它有一种企业化或有独立核算的现代化经营体制。所以家庭农场结合了我国家庭承包的优越性和现代经营体制的优越性,集合两种优越性来实现规模经营。

  经营好家庭农场,可以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袁钢明说,农场把土地集中起来后,一般向有种植经验的有能力的农户集中,土地集中规模以后效益就更高,土地规模就更大,使用的人力配置也更加合理有效,所以既能够使土地实现规模经营,而且劳动力的报酬也能实现增长。

  据报道,上海松江几年前就推出了“家庭农场”,一户农民两个劳动力组成的家庭农场,能承包100亩水稻田,一年纯收入达5万元左右。另据报道,江西南昌安义县种粮大户凌继河承包了1.5万亩稻田,聘请100多个农民帮他管理,每个农民每月能领到2500元工资。据悉,目前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