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家庭农场式经营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要求
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家庭农场式经营可以有效地吸纳周边农户无力经营、经营不善或者粗放经营的不连片集中的部分或全部经营土地。由于土地家庭农场式经营的经营户一般都是本地农户,熟悉本地生产环境和土地地力情况,能够更好地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种植养殖生产项目,同时与周边农户关系相对密切,土地流转过程完全自愿,较少会产生生产、生活方面的纠纷。土地家庭农场式经营规模一般不会太大,具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风险系数相对较小。
减少土地粗放经营,提高集约化程度。目前农村早已从原来兄弟合户的大家庭转变为兄弟分户独立的小家庭,家庭人口一般为2-4人,大户家庭一般不会超过6人,而劳动力一般在2-5人之间,加上现在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真正常年在家务农劳动力又会相应减少。传统家庭式土地经营面积过小,难以形成产业发展空间,因此很难吸引农民全身心投入农业生产,土地成了部分农民心中的“鸡肋”,很难不对土地粗放经营。而与此同时,部分想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却缺少相应的土地。土地家庭农场式经营使部分适合并喜爱农业的家庭通过土地流转适度扩大规模经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专注农业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减少了小户粗放经营的可能,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
防止农用地经营的非农化现象。与其他工商资本参与土地流转项目有所不同,家庭农场式经营的土地一般不会脱离农业,也一般不会脱离农民。土地家庭农场式经营只不过是一定范围内土地经营户结构发生了变化,是部分农户吸收相邻农户土地而扩大原有农业产业,因此土地经营基本上仍然集中在数量相对减少的原有农户和规模总体相等的原有产业上,而且有很大一部分仍然是原有的粮食产业,因此能有效地防止土地经营的非农化和非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