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与讨论
今日华北乡村庙会和集市,虽在传统基础上得以恢复,并保留了传统的一些活动及定期开市等特点,但已有了较大变迁与发展。传统庙会的宗教色彩已渐渐褪去,其娱乐和认同建构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消失,只有交换和满足消费需求的经济功能在不断强化。可见现在的乡村庙会和集市正迈向功能单一化。
当前乡村集市的繁荣,意味着农村消费市场在发展,而且消费市场也已成为乡村社会系统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村居民对这一市场的依赖在不断增强。出现这一局面是因为农村的市场转型。尽管农村依然保留着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经营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农业还与传统小农经济一模一样。当前大多数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商品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由于市场能给广大农民带来便利和价廉物品,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放弃自给而选择市场,长期下来自然也就依赖于市场了。所以,乡村集市的繁荣发展,也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乡村社会生活方式的市场化和城镇化。
尽管目前的乡村集市处于低端市场层次,甚至还存在由监管的松散和缺失而引发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状况是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即由农村经济发展和结构所决定的。因而乡村集市水平层次的提高,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乡村市场的现代转型问题,关系到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发展。不过,转型针对的是更加宏观的市场制度与结构,而非具体的乡村集市。农村现代市场体系的成长和壮大,关键靠制度的和政策的以及外部资金和技术力量来推动。就定州的乡村市场发展现状来说,能够带动乡村发展的较为可行的市场建设措施是,尽快建立起与本地特色和优势相适应的农产品物流基地或交易中心,即现代农产品交易市场。
从现实经验中我们看到了乡村庙会和集市在发生变迁,但值得关注和讨论的问题是:传统的集市为何要依托于宗教活动?传统的市场交换为何要嵌入在地方共同体的公共活动之中呢?我们又该怎样去理解今日乡村集市的世俗化变迁以及集市功能的单一化趋势呢?
在现代化的语境和意识形态里,人们似乎习惯了把发展与改变必然地联系在一起,把现代和传统对立起来。其实,在华北乡村集市的发展实践中,农民最初巧妙地将二者统一了起来。即发展市场,并不一定非要把传统全都改变。因此,我们在寻求乡村社会现代发展时,或许也能把那些本该属于社会的传统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