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执行难、落实难
笔者发现,大约80%左右的大学生村官被乡镇政府借调,成为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他们刚被分配到基层的前几周下村工作时间比较多,由于种种原因,后来下村工作时间就很少了。以至于被乡镇政府分配到下属的各个部门,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着基层公务员的事情,从事的主要是文秘、打字、复印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成了乡镇政府的廉价劳动力。只有20%的大学生村官属于真正的村干部。以小王的遭遇为例,满怀抱负的他本来想在村里"一展身手",而乡镇却把他安排到了党政办公室。二年多的时间里,他经受了多项工作的历练,几乎成为处理乡镇事务的"全能人才"。
由于体制性原因,上级部门的举措并不能解决大学生村官长期被借调的难题。对于乡镇借调大学生村官的现象,省、市、县各级主管部门也是有所耳闻,并多次通过召开会议和下发文件的方式大下决心想刹住这股风,而乡镇却我行我素。在听到县市组织部门要来明察暗访的消息之后,乡镇分管领导会立马召集所有大学生村官开会,要求近期内所有大学生村官都要常回村里看看,并让他们把住“口风”。不仅如此,乡镇还会立马告知大学生村官所在村的党支部书记。
从根本上讲,大学生村官之所以难以沉下去做事,是因为现阶段的农村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家庭联产承包制实施以来,大部分行政村把集体化时期的生产资料瓜分殆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顿时成了一个空壳,从此以后,大家各顾各的,互不相干。由于失去了经济基础,文化层面的村庄共同体意识也逐步消失,村民自治制度更是流于形式。所以,行政村的两委班子更是失去了凝聚力和号召力。于是,村干部很少处理村庄的内部事务,只是作为乡镇政府的行政附属而存在。就连村两委干部都很少处理村庄内部事务,又何谈外来的尚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村官呢?
四、选聘对象界定不清
从所学专业的角度来讲,大学生村官主要分为三类,一种是文科类村官,一种是理工科村官,还有一种是农林类村官。乡镇机构改革以后,很多部门被迫裁员,农技系统也在所难免,以致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面临崩溃,然而广大农民的农业科技需求却与日俱增,因而现阶段农民最欢迎的是掌握农业技术的农林类大学生村官。此外,由于乡村两级组织成员年龄偏大、思维禁锢、文字功底较差,又不懂电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组织运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广大文科类大学生村官也颇受乡村干部的欢迎。
根据笔者的了解,全国多数地区针对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政策中并没有专业限制,以至于很大一部分理工科学生也进入了大学生村官队伍。这部分人既不能掌握广大农民迫切需求的农业技术,也不具备乡村两级组织运作所要求的基本文字功底和相关知识。对于纷繁复杂的农村工作,不排除有部分人能够披荆斩棘,取得成功,但多数理工科大学生村官则表现出一脸茫然,最终的结果是,三年的农村工作中,他们并没有为农民做多少实事,同时几乎丧失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大学生村官政策在设计之初并没有对选聘对象作出很好的区分,以至于没有把握住理工科村官的特点,最终造成了双输的不良后果。
可行之策在于,国家应该对大学生村官选聘对象做严格界定,把农林类学生作为大学生村官的首选,千方百计发动这些毕业生赴村任职,并在招录、学费减免以及出路等政策上做出大幅度倾斜。同时鼓励文科生担任大学生村官,但其在招录、学费减免以及出路等方面所享受的政策要比农林类大学生低一个档次。对于理工科学生则采取不鼓励也不反对的态度,其在招录、学费减免以及出路等方面所享受的政策待遇自然要比文科学生低一个档次。
五、后期培养效果不佳
国家出台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规定,“要把大学生村官纳入整个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制度”,并要求“乡镇党委要为每个大学生村官确定1名乡镇干部和1名村干部,进行结对联系帮带,面对面进行帮助指导”。因此,在大学生村官招聘之后,各地都会专门抽出时间对其进行岗前和岗中培训,也会为大学生村官专门配备帮带人或专门组织大学生村官到部分明星村取经。然而根据笔者的了解,不少地方的后期培养效果较差。
以某地为例,该地实行大学生村官联系帮带机制,为每一位大学生村官确立帮带责任人,主要为党委班子成员,要求帮带责任人定期约谈大学生村官,对村官开展指导。这项规定是怎么操作的呢?帮带人是确立了,镇里也明明白白的报到了县里,可帮带人却没有真正负起帮带的责任来,甚至连他所帮带的大学生村官是谁都不知道。该地也曾多次组织大学生村官进行专门的培训,可是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培训内容都是空话套话,与农村工作的实际需求严重脱离。广大村官更是听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发点是不容置疑的,国家希望通过选派大学生村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然而由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软肋”,其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偏差,并没有达到主管部门的预期效果。希望决策部门能够真正深入到大学生村官之中去,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切不能被一些新闻媒体的报道所蒙蔽,只有这样,才能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