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理论前沿 > 论文在线 >
郑风田等:谈探索农村新土改(2)
添加时间:2011-06-23 10:50    来源:未知点击:

    [一天一地一广仔]:请问嘉宾,“新土改”是个什么概念,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和旧土改有哪些区别?  
  【唐朝阳】:新土改我认为,一个是土地本来就属于农民的,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来作主,以前土地都属于集体,有一个概念,大家都吃大锅饭。所以,这一次我们确权以后,就固化了我们每一户农户确权以后的权利。比如我们村上的长久不变是这样的,我们实现了谁的土地就是谁享有它的长久承包经营权。照我的理解,只要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要求它的年限的,都是我们老百姓长久在使用、在经营。
  第二,跟以前不一样的是,我们实现了占谁补谁。比如说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了我的土地,我的土地费经过集体讨论,这个土地费占我一亩,这个土地费集体讨论以后就给我一亩的土地费。其他人和村社集体不用拿本农户的一分钱,不用占用他的一分钱,改变了以前的大家的大锅饭大家吃。国家建设征用我们的土地,自己本家庭内部自己商量,失地农民保险就由我自己来买,我来享受国家的养老保险政策,改变了以前的抓阄比运气的办法。这样固化了我们的权益,保证了我们土地使用权的权益。包括我们的出租土地也是这样的,如果本人愿意流转,必须根据他自己的意愿,他的土地租金就是他自己的。而且使我们的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去挣更多的钱,或者在企业里面当我们的农业工人。  
  [网友惠普想]:农村土地如何流转,重新组合,让其发挥最大效益,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郑风田】:土地对农民来说,是农民社会保障的主要核心来源,尤其是目前我国农民的社保还不很完善的情况下,土地对于农民的意义就特别的重要。比如那些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在城市如果失业之后,土地还可以成为他最后的归宿,能保证他的温饱问题。在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我们国家有二三千万农民工失业,当时很多发达国家的媒体集中在这些大城市的火车站想看中国的笑话,因为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如此这么多的人失业一定会引起国家巨大的动荡,但是中国没有出现任何动荡,核心原因就是这些农民能够顺利的回到土地上,土地能给他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如果这些农民回不到原来的土地上,后果不堪设想。从国家的层面来讲,我们国家人多地少,13亿人口,18亿亩耕地红线,因为这是国家核心的政策,所以让农民保证有这些土地,让各种各样的开发商不太容易从农民手中拿到土地,是我们国家土地的核心。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土地最大的效益不能只看眼前的效益,眼前的效益把土地都卖了,搞房地产,搞别墅,那可能是暂时发了财,很可能万一出现经济波动的时候,粮食安全问题、生活保障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了。这并不是说土地只能用来种粮食或者土地只能在那里闲置,我们国家2.6亿人外出打工,打工之后,他家的土地完全可以通过,因为你已经是土地的长久承包者,完全可以把土地转让给别人,让别人承包,你自己还拿到国家按土地给你的综合补贴。如果你没有这样一个土地使用证,或者没有长久承包权,可能这些国家的补贴就拿不到。所以土地的流转,因为农村毕竟有一批人出去打工了,有一批人留在村里,通过土地的租赁,能够解决土地的效益问题。万一那些打工的人失业了,回到家乡,还能有土地。  
  [网友只能遇见]:请您简单地介绍一下瓦窑村的实践的背景及做法,尤其是如何兼顾集体与村民的利益?   
  【唐朝阳】:如何兼顾集体和村民的利益呢?一个是我们要尊重老百姓的意愿,采取我们的议事会,来民主议事,民主定事,来统筹兼顾。我们确权当中还提到“尊重历史、承认现实”的这么一个要求,只是自己劳动合法所得,别人就不能眼红,去斗地主,利用这次产权制度改革去平分人家的东西。不管是集体的还是我们个人的,我们的支部把好关、把好政策方向,正确引导我们的村民来做好这次我们的工作。
  [ 网友110.247.182 ]:面对华西村等一批共同富裕的村庄,有什么感受?只有放弃几千年的小农意识,才能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吗?  
  【郑风田】:华西村是我们国家苏南特定地理环境的一个产物,但是华西村追求村庄共同富裕的思想也是我们整个国家的一个理想,我们让农民最终都要共同富裕起来。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走华西村目前的模式,因为毕竟苏南的乡镇工业极其发展,环境很适合搞农村工业。因为背靠大上海,从传统来说也有一些经商的文化。其他地方农村不宜盲目的模仿华西村,因为很有可能你在这个地方搞了产品无法卖出去,最后搞得血本无归。每个地方要根据自己所在村庄的地理和环境,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一条路。
  至于放弃几千年的小农意识,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中国五千年来,农耕文明一直很发达,在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方面,中国的农民应该在世界上属于前列的。对保证我们国家粮食安全尤其重要。所以,不能说盲目的说小农意识,这是一个贬义的说法、不科学的说法。我们中国的农民能吃苦耐劳,在贫瘠的土地上创造具有的创富,这一点要承认,各个地方的农民由于地理位置环境不一样,产生一些差别。但是如果全国人民都学华西村,可能是一场灾难。华西村农村工业搞得不错,经济发展还可以,这两点可以学。但是华西村毕竟是特殊位置的一个产物,大部分农村还要从事农业生产,生产粮食,少部分的水果、蔬菜和养殖业,这就是农村的一个基本格局。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农村居住的农民会越来越少。比如20年后,中国的城镇化如果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我们现在是46%,20年后能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可能就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了。  
  [网友和谐使命]:承包土地时是按人口分,现在家庭人口变化了,人均差别大,会不会再收起来平分?   
  【唐朝阳】:我们在确权之前,群众大会以及户主大会上,已经做了决议,并签字按了手印。我们固化了确权人口以后,生不添、死不减,因为我们是以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不是以人多就可以多分,所以,以后的新增人口再多也不会收起来,土地也不会收起来平分,只能在本家庭内部继承。  
    以城镇社保换土地承包权不可取
  [网友余青山]:郑嘉宾,我一直觉得,政府应当以城镇保障换老年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您是否作过方面的研究或思考?谢谢。  
  【郑风田】:以社保换土地承包权我不同意,国家也不同意,社保权,如果农民成为城市居民了,农民自动享受社保权,是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农民没有必要放弃权利才获得社保权。现在国家正在实行新农保政策,年满60岁的老人每人每月享受55-60元,目前人保部正在大力试点该政策,相信过几年之后,全国年满60岁的老人,有更多人享受到这一政策。目前各个地方采用宅基地换房承包地换社保,这些做法会带来很大的问题。因为宅基地是农民的居住土地,跟他到城市买房没有任何关系,不能说因为农民到城市买房放弃宅基地。同样的道理,也不能给农民很低的城市社保就把承包的土地权放弃了。我刚才已经讲了,社会保障的权利是公民赢得的权利,农民不能以放弃承包权的代价来换取社保权。目前城镇社保的力度很低,农民靠社保是没法养活自己的,如果把农村的土地也放弃了,万一出现大的经济活动会带来很大的社会问题。当然,如果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后,把他的宅基地或者承包地转让,这是允许的。至少农民从转让当中获得一笔好的收入,供他在城市购房或者生活提供更好的保护。   
  [网友和谐使命]:既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国家又可以低价强征,集体利益不保,如何保证农民的个体利益?  
  【郑风田】:这句话是错误的。土地征用的不是国家征,很大程度是地方在征。从中央政府来说,中央政府一直希望除非是公益性的土地使用,即使征用,也给农民足够的保障,而其他商业性的土地开放,应由农民用地的单位共同协商来解决。但是各个地方由于土地财政的压力,强制性的把农民的地拿来低价征来高价卖出,这种做法已经被中央政府叫停。从中央政府层面来讲,目前正在修改《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有以下几个创新的地方,其一是大大增加强制征地的难度,未来可能只有公益性的土地或者符合城市建设规划的土地才能被征用,其他的非公益性的征地,不能被乱征用的。其二,要大大提高失地农民的补偿,让失地农民不至于因为土地被占用,生活失去来源。其三,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应该由农民与土地使用单位协商解决。
  所以,目前不少地方政府过分滥用征地政策,的确带来不少的问题。国家正从立法层面上来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必须省级部门才能审批,各个县和乡没有权力把农民用地转为非农用地。超过200亩,省级部门也不能审批,由中央政府来审批。中央政府对农民的土地被征用还是极为慎重的,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农民土地被征用。但是,因为中国很大,目前还是问题不少。   
    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网友被干活]:建党90年了,党的命运和中国的发展始终相连,瓦窑村的村委在推动瓦窑村的发展当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唐朝阳】:我们瓦窑村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尊重老百姓的意愿,党支部来把好关,正确的引导我们的老百姓,这样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大家的民主意识,积极性非常高。确权当中真正做到了还权赋能,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大家非常踊跃的参与进来,顺利的完成了我们确权颁证阶段的工作,支持了我们成都市统筹城乡当中的所有工作,使我们瓦窑村的变化翻天覆地,老百姓的幸福感
  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支部的凝聚力更强了,真正起到了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所以,我们党组织的号召力增加了,对上级政策的执行力更强了。  
  [网友小民百姓2]:我认为,土地必须国有,假如分给农民,农民把地卖了怎么办,不用来种地怎么办?  
  【郑风田】:土地国有,问题更大,原因很简单。各个地方政府部门以国家的名义乱占农民的土地难以解决。现在土地属于农民所有,农民是一个理性人,在他的工作没有确切保障的时候,不会轻易把土地卖掉的,这是最后保证他生存的一个基石。那些想象着农民很轻易卖掉土地的人是不真实的想法。现在土地是集体所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阻止城市资本或者富有的人到农村乱买土地,因为我们国家整体的土地价格很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就会出现大量的土地可能被农民短期卖掉,这些开发商或者一些人把农民的地占掉,而又不生产粮食,至少这些情况目前还没有出现。实际上国家的土地制度一旦形成,不会轻易的改变。我们国家目前这样一种格局是城市化的土地归国有,农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通过赋予农民土地永久承包权让农民拿到完整的使用权,这个使用权,国家又通过土地用途管制即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必须经过审批,这样来保证农民的权益和国家的权益。国家的权益是希望更多的土地要来生产粮食,保证13亿人的粮食安全问题。农民的权益就是农民有长久的承包权,可以在承包权上进行各种各样的农业生产。但是如果你把土地用来房地产开发,或者用来建高尔夫,这是不被允许的。因为任何东亚小农国家,土地紧缺的地方,包括日本、韩国都实行了这样一个政策,就是土地用制管制,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网友人工生命]:一人一票,土地还给农民,全民发给股票,这个才靠谱。其它改来改去都是越来越糟。  
  【郑风田】:现在的土地实际上在农民的手里,过去农民有承包权,但是没有证,就像你在城市买了房子,如果没有拿到房产证,在出现纠纷的时候,你拿不出证明来,法律上就不受保证。所以,国家在08年授予农民土地长久承包权,部分地区不认真执行这个政策,不给农民发长久承包证,这样农民在进行租赁、享受国家各种各样补贴的时候,由于拿不出这些法律意义上的证件,可能权益就难以受到保证。
  我看今年的资料,目前农民能拿到确权的长久承包权的只有70%,还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人没有拿到。实际上农民真正拿到长久承包的法律文件要比这个低很多。最新的一个文件,国土部规定如果没有给农民发确权证,暂停土地审批权。国土部之所以这样做,从另一个层面说明,目前农民拿到自己的长久承包权的土地承包证,目前比例还不高,所以才有国家层面上有这样一个强制性的规定。发给全民股票,那是平均主义,至少农村的土地属于农民所有,如果把农村的土地发给全民,因为城市人也不用来种粮食,还是土地要给农民,让农民来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农民在自己土地种了地,等于把自己的粮食安全解决了,农民在土地上种地,实际上是解决城市人的粮食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