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三农实践 > 聚焦三农 >
“十四五”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建设规划编制专家组到我区调研
添加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点击:

    为做好“十四五”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规划的进一步修改完善工作,近日,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碳氮循环与面源污染团队首席科学家刘宏斌、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翟丽梅、博士闫铁柱一行到巴彦淖尔市调研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情况。自治区农村生态能源环保站副站长傅晓杰、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辛军及相关单位负责人陪同调研。 

   

   

    乌梁素海流域位于黄河“几”字湾最顶端的内蒙古河套平原区,拥有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最大的功能性草原湿地,是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是关系到黄河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重要节点”,推进乌梁素海流域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对保护黄河母亲河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乌梁素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情况及巴彦淖尔市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情况,调研组一行与当地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到五原县、乌拉特前旗进行了实地调研。座谈会上,辛军副局长对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情况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汇报。监测体系建设承担单位对体系建设情况及监测功能进行了介绍。会后,调研组先后对五原县废旧地膜回收、科技园区建设、盐碱地改良、农田NP流失监测区控点建设、巴彦淖尔市面源污染监测体系5个站点建设;乌拉特前旗水肥一体化园区建设等“四控”措施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针对乌梁素海对河套地区农业生产的作用,实地详细考察了农田退水从农田经过斗、支、干渠至乌梁素海,乌梁素海至黄河全过程和水质情况。 

   

  

   

    在听取汇报及实地调研后专家组一致认为,巴彦淖尔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十四五”乌梁素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出的因地制宜的农业技术值得推广学习。刘宏斌首席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一是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梳理面源污染治理问题清单,进行专项治理;二是把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建设好,运行好;三是明确要继续与巴彦淖尔市紧密合作,坚决打赢乌梁素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