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今年通过打造六项典型构建和谐新农村取得阶段性成效。
打造10个区域化特色发展典型。在全市特色种养业、农产品深加工、城乡建设、企业发展、非公经济等领域,确立1~2个区域化特色产业和发展模式,进行扶持,发挥带动效应,加速培育和扩张优势特色产业;打造1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典型。结合开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试点和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在全市建设10个高标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典型,打造精品,典型带动,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打造10个农科教统筹典型。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和科技入户工程,不断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鼓励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寻找农业、科技、教育的结合点,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年内选树大坝设施花卉、叶升围栏养蟹、陈袁滩生物环保养猪等10个农科教统筹发展典型;打造10个经济合作组织典型。加快经济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通过制定示范性经济合作组织标准,指导高标准建设,规范合作机制、内部管理及会计核算,增强合作组织信用和市场竞争力,年内培育10个市级经济合作组织典型,加速农产品流通增值;打造10个农民创业先进典型。结合全民创业,通过政策支持,选树10名从事种植、养殖、运输和农产品流通、加工等农村经济大户作为产业创业典型,鼓励他们大胆创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发挥示范效应,带动周围农民创业、就业,增加收入。打造10个农村社区建设典型。加大投入;完善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年内新建10个高标准农村社区典型,把农村社区建成村民健身娱乐、学习培训、集会议事的新平台,建成村党组织带领村民建设繁荣、和谐、秀美新农村的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