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山阳县立足中药资源优势,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创品牌、兴产业”的思路,积极实施“药业兴县”战略,大力发展中药产业。
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产业。目前全县中药材面积发展35万亩,野生中药材蕴藏面积50万亩,已成为全国诸多制药企业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黄姜年交易量达10万吨,且产业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完善,县内现有医药加工企业、中药中间体提取及饮片加工企业6家,已初步形成了以黄姜、丹参、连翘、桔梗、五味子、黄芩等中药材为主的循环加工产业链。
二是坚持规划引领,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制定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县中药材面积发展到40万亩,建立以“五大商药”和黄姜传统道地药材为主的药源基地5个,中药材种植专业村300个;策划中药产业项目六大类50个,项目总投资达48.8亿元;建设以必康制药公司、金川封幸化工公司为主的医药化工龙头企业10个,总产值达到33亿元以上;到“十二五”末,全县中药产值达到60亿元,带动12万人从事中药产业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整合涉农项目资金2000万元,协调金融机构不药材企业和种植大户发放贷款1.5亿元,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目前全县已发展百亩以上药源基地62个、500亩以上药源基地18个、千亩以上药源基地10个。设立企业发展奖励基金500万元,扶持金川生物医药产业园、陕西必康医药产业园、天之润生物医药等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四是科技示范带动,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加强与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换,开展“科技下乡”,“企业科技示范”等活动,每年培训药业技术人员1.8万人次,已建立中药材骨干品种GAP栽培试验示范基地20亩、中药材规范化栽植科技示范园50亩,发展订单药业15万亩,中药材产量12.2万吨,中药农业产值达5.6亿元,药农人均增收1389元。1-9月,预计全县医药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9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