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添加剂中泡一会,看起来就非常像江刀。”昨日,网传沿江有渔民用一种含甲醛物质的添加剂,通过“美容”海刀、湖刀来冒充新鲜江刀销售。记者随后对我市刀鱼市场调查发现,市场上普遍是“冻刀”,仍难见江刀身影。
网上惊曝
有人“美容”湖刀充江刀?
清明节临近,越来越多的渔民出江捕刀。昨日,市民顾先生来电称,在一QQ群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消息:不少渔民将一些湖刀、海刀,在一种含甲醛物质的添加剂中浸泡后,再在江水中“洗把澡”,就冒充江刀卖向市场。
含甲醛物质的添加剂是什么东西?记者联系瓜洲多位渔民咨询,均没问到有什么添加剂可给刀鱼“美容”。那么,湖刀“美容”冒充鲜江刀的传言,是不是谣言?随后,记者从水产经纪人常岩那里,了解到顾先生所说的添加剂,可能是稀释的甲醛溶液。
“这种东西,最早是福尔马林,常在鱿鱼上用,防腐也起到美容效果。”常岩说,后经媒体曝光后,福尔马林渐渐没人用了,而是用一种稀释后含甲醛成分的溶液,味上相对轻一些。
常岩告诉记者,这种溶液所达到的效果,就是令遭“美容”的鱼看起来很鲜亮,鱼身也很有光泽。“刀鱼市场很少听说有人用,难道今年有人用?”听闻刀鱼“美容”的传言,常岩也有些好奇。
记者探访
市场刀鱼普遍是“冻刀”
“往年江刀量少价高,确实出现不少"美容"办法。”常岩说,如之前曝光过的往刀鱼肚中灌水银的“水银刀鱼”,还有曾曝光过的用金属漆刷刀鱼的手段。用这两种手段,常岩表示,前者是为增重,后者则是让手中的湖刀或海刀,看起来更像江刀。
不过,常岩表示,无论是用含甲醛溶液的成分浸泡还是用其他手段,其目的无非是让其看起来更鲜,一般出现在鲜货交易上。“这对普通老百姓影响不大,很多湖刀和海刀,基本是"冻刀"。”常岩说,市场上大多是冷冻后的刀鱼,没必要这么去做。
随后,记者前往我市刀鱼较集中的萃园桥市场探访,也印证了常岩所说,市场上的刀鱼,普遍是“冻刀”,基本没商贩叫卖鲜刀。
“刀鱼出水就易死,鲜刀到不了终端市场。”市场内一商贩告诉记者,即使是湖刀和海刀,价格上也不便宜。
该水产商坦言,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刀鱼仍属水产中的“贵族”,买的人群本就少,再去费心思去“美容”冒充高价江刀,更难卖出去。因此,市场上,还难寻到江刀的影子。记者在市场内咨询时,确实没打听到江刀出售,只是有水产商表示可先预定,没有现货。
探访中,市场内部分水产商贩觉得,靠“美容”湖刀和海刀冒充江刀,行内称“毒刀”,多只会出现在渔民和水产经纪人、酒店之间。
记者连线
“江刀”产量不如往年
刀鱼市场前一阵低迷,缘何会有人费尽心机用湖刀等“美容”后冒充鲜江刀?目前的江刀行情又如何?昨日,记者连线靖江的江刀水产商张先生,他透露,目前的江刀价格较前期涨了不少,但仍只是五六年前的价格标准。
“去年涨到冒顶,二两半的到了饭店售价高达四五千元。”张先生说,目前价格回涨,与清明临近有一定关系。今年江刀的价格是否会涨下去?张先生表示,目前很难判断,因为今年的产量仍令人看不明白,渔民普遍说不如往年。
“可能是真江刀越来越少,有人冒险用湖刀"美容"。”谈及网上传言,张先生等业内人士并不避讳,“以前就听说过。”
不过,常岩等水产业内人士表示,含甲醛成分的溶液浸泡鱼类,若长期大量吃,易损伤人体肝脏诱发癌变。“你比如说,福尔马林就被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和使用。”常岩说,用含甲醛美容的鱼类,鱼目浑浊,买时应当心。扬州网记者孟俭
【教你一招】
甲醛美容的鱼类鱼目浑浊
鱼类若用福尔马林等含甲醛成分的“添加剂”保鲜,则鱼体比较清洁,光泽鲜亮富有弹性,但鱼目浑浊,鱼眼膜比较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