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三农活动 >
吴鸿委员:农村电子商务销售模式“淘宝村”涌现急需重视
添加时间:2014-03-07 19:32    来源:点击: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5日讯(记者 李佳霖 专栏)“农村现在许多地方涌现了大量的淘宝村,如浙江义乌市江东街道青岩刘村就有8000人开了2200个网店卖小商品,而临安市昌化镇白牛村有550户的1500人开了50个网店卖坚果炒货。据我们调研了解全国这样扎堆开淘宝网店的村还有不少,一批农村电子商务销售模式的淘宝村正在形成。一方面,发展电子商务对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相关税收政策的支持以及网店诚信度的建设也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3月2日,接受采访的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吴鸿教授把自己最关心的话题告诉了中国经济网记者。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吴鸿。(资料图)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吴鸿委员在平常的调研中,就注重总结归纳整理提案。“作为一个政协委员,我的职责就是把基层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此次参加全国政协会他共带来了十个政协提案和大会发言。内容涉及林权制度改革、油茶产业发展、基层林业科技推广、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内容。而关于“关于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传统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是吴鸿2013年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吴鸿的工作是主管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从2009年以来,他发现国内淘宝村的发展呈现雨后春笋之势。据阿里巴巴调查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已经发现各类淘宝村20个,涵盖的网店总数约为1.5万家。淘宝村正在经历从点到面的跨越,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农村新经济浪潮。尤其是农村电子商务使对农民的教育和科技培训变得更为快捷、方便,更具有针对性,农户在网络上能够很快了解最新农业生产技术和社会发展动态,有力促进农业新技术在农村的迅速传播。“所以“淘宝村”的兴起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了有益借鉴”,吴鸿兴奋地介绍道。

  吴鸿还掰着手指边分析边向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还有以下四个优点:1,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农业电子商务能够减少乃至消除农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农业的生产行为变得智能、快捷。2.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农业产业化中导入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网络发布信息、处理订单、安排生产、分配资源,供应链中的所有组织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从互联网上获得所需信息,减少了中间商环节。3.打破区域和时间的限制。农业电子商务使农业企业进入跨地区乃至跨国的网络销售,有利于形成统一有序的大市场,使交易双方的选择性扩展到最大。4.实现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在农业电子商务中采用网络交易平台,能够将少量的、单独的农产品交易规模化、组织化。

  农民将农产品委托给配送中心而由其统一组织销售,交易的一方是农民群体,另一方是企业,双方的地位平等,各自的利益都能够得到充分保证。但是吴鸿委员呼吁:面对电子商务成长性这么快的新生事物,政府的有关部门一定要研究网络销售的规律,如应该建立准入门槛,做好监管工作等。同时要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物流、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研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相关企业快速发展;鼓励以淘宝村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推广先进典型,引导农民网商走集约化、品牌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避免恶性竞争。通过政府、运营商和网店的共同努力,使农村的电子商务工作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委员小资料:

  吴鸿,男,1960年3月出生,浙江东阳人,教授。2004年4月任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