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土疙瘩毫不起眼,在中方县广大百合种植户的眼里,它们是不折不扣的‘金娃娃’!”中方县建新龙牙百合育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电生拿着刚刚从土里刨出来的形似龙牙、状如白莲的百合球状鳞茎,如是说道。
中方县于2011年开始试种龙牙百合,多名民营企业骨干与优秀返乡创业农民看好这个新兴市场,率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该县进行了小规模试种植。“百合适应性广、抵抗力强,不管平原山区,凡有土有水的田头、地脚和山坡都可种植,中方境内土壤肥沃、松散、无污染,尤其适合。”说起把百合引进中方种植的缘由,来自隆回的李电生娓娓道来。据了解,百合的生长周期为10个月,种植后,及时浇水,适时施肥,便能自生自长,包括种子、农药化肥、人工在内,每亩百合种植成本大约1.5万元,亩产在5000斤左右,市场价每斤10元,每亩利润至少可达3万元,是一种低投高收、易管理、见效快的产业。目前,中方县40%的农民均有种植百合,今年8月,该县又将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第二批百合基地,龙牙百合的栽种面积将突破2000亩。
为走活“抱团闯市场”的路子,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以市场化为导向,成立了中方县建新龙牙百合育种专业合作社,并将其作为2014年中方县农业产业化产业项目。以合作社为平台,将“种、产、学、研”良性互动运转模式与各种种植模式有机结合,培育龙牙百合优良品种,为农户提供好的种苗,还组织隆回县的专业户和带头致富户前来进行技术交流,带动农户科学种植和管理。同时,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带动了周边80余户农户入社,将分散种植的农户结成产业链条,实行统一产业规划、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回收、贮运及销售,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产业产出率,百合种植由当初的小打小闹转变成了规模种植,产业生产正逐步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到集约化管理的可喜转变。为把百合产业做大做强,积极拓宽产业链渠道,合作社向县扶贫办、县农业局等部门提出申请,欲创办百合加工厂,开发百合干、百合面、百合精粉等产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高效农业发展,使之成为帮助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
百合产业刨出“金娃娃”。目前,中方百合产业已初具规模,正逢收获好时节。8月份,湖南农科院和湖南农业大学的考察团将来该县调研龙牙百合,为下一步百合深加工做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