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东县奶牛生产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 “一个转型”、“两个提升”、“三个集中”、“四个突破”、“五个转变”。
“一个转型”即克东县奶业生产正在由低水平传统型奶业向高水平现代化奶业转型。全县奶牛生产历经十年多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阶段、遭遇波折阶段、转型升级阶段三个阶段,现在正进入了转型升级关键阶段。
“两个提升”即一是科学养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二是奶牛单产水平得到提升。青贮饲料、紫花苜蓿利用技术、全混日粮(TMR)先进技术及奶牛性控冻精配种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实施,使全县奶牛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飞鹤牧场奶牛均是澳大利亚荷斯坦品种和乌拉圭进口奶牛,中小型牧场所饲养的奶牛均是优质中国荷斯坦纯种奶牛和部分进口高产奶牛,飞鹤牧场奶牛单产水平达到9.3吨,全县奶牛平均单产水平近6吨。
“三个集中”即散养向规模饲养集中、奶牛向牧场集中、奶农向合作社集中。
“四个突破”即一是发展标准化规模牧场,实现奶业增长方式新突破;二是发展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产业化经营新突破;三是优化发展环境,实现奶业发展机制新突破;四是提升企业经营理念,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新突破。
“五个转变”即一是养殖模式实现了由分散饲养(户)向规模经营(牧场)转变。2011年以前,全县有奶牛养殖户2100户,而现在实际有养殖户370多户。养殖户在减少的同时,规模牧场在增加,使全县奶牛生产进入规模经营发展阶段,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二是群体结构实现了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从2011年以来,全县奶牛存栏始终保持在5-6万头,存栏量没有太大的幅动,但鲜奶交售量逐年增加,2011年,鲜奶交售量12万吨,而2013年突破了16万吨。原因就是优质冻精、性控冻精的普及应用,规模牧场注重购进优质高产奶牛,使全县奶牛群体结构得到改善,单产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三是饲养方式实现了由粗放养殖向科学养殖转变。尤其是粗饲料方面,开始由单一以喂饲豆皮为主向喂饲青黄贮饲料、优质牧草和TMR全混日粮方向转变,使全县粗饲料喂饲结构得到了优化。四是榨乳方式实现了由分户手工榨奶向机械化集中榨奶转变。2010年,全县就全部取消了散奶收购,全部实行机械化榨奶,从而保证了生鲜乳质量安全。五是发展目标实现了由乳业大县向乳业强县转变。全县的奶牛生产已由过去的副业变成现在的主业,使奶牛生产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克东县成为全省的奶业发展重点县,并向“中国乳业之乡”目标迈进,迎来了克东县乳业又一次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