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特色乡镇 > 特色产业 >
泊头市“一产抓特色”战略部署 “八字方针”推进农业产业扩张
添加时间:2013-08-08 18:41    来源:点击: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是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泊头市按照“一产抓特色”的战略部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农业特色和产品资源优势,在“稳粮、优果、扩畜、强基”的结构调整八字方针指导下,着力推进果品和畜牧两大特色产业的集群式扩张,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壮大基地规模培育特色产业       果品和畜牧两大产业实现集群式扩张       时下,已经穿好“防护服”的泊头15万亩鸭梨进入了生长旺季,为提高鸭梨品质,梨农们为幼果实施套袋技术,给鸭梨穿上“防护服”。这些“防护服”具有防水、防虫、防农药浸湿作用,使鸭梨色泽光润,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如此美味的鸭梨销路如何?       “我市2012年鲜梨出口7万吨,创汇6500万美元,占全省鲜梨出口总量的50%,位居全国县级首位。”泊头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杨国恒介绍说,一直以来,果品就是泊头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集群之一。       何谓农业产业化集群?杨国恒解释说:“具体是指以农业优势资源为基础,以若干涉农经营组织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撑,以相关服务机构为辅助,以加工集聚地为核心,以辐射带动的周边区域为范围,围绕农业相关联产业发展种养、加工和物流,形成上下游协作紧密、产业链相对完整、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综合效益达到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群体。”       他进一步谈道:“目前泊头市果品种植面积达到57.5万亩,其中:梨25万亩,枣30万亩,杂果2.5万亩。2012年果品产量60.5万吨,其中:梨48.5万吨,枣7.5万吨。果品年产值12.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       实实在在的数据或许是枯燥的,但同时也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以果品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已经成为泊头农业的特色。       尤其是近年以来,立足于农业特色和产品资源优势,泊头在“稳粮、优果、扩畜、强基”的结构调整八字方针指导下,下大力气推进果品和畜牧两大特色产业的集群式扩张。作为泊头农业又一特色产业的畜牧业,发展同样迅猛。目前全市规模养殖场176个,养殖专业户2320户,畜禽存栏总量达到450万只(头),2012年畜牧业年产值10.0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7%。       增强发展后劲拉动农村经济以龙头企业推动集群可持续发展       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的根本在产业,关键在龙头。       近年来,泊头始终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推动农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拉动农村经济、增强发展后劲、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我们每年的出口量都在2万吨左右,大概一千个集装箱。”泊头市庞龙果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庞连刚介绍说,作为河北省最大的鸭梨出口企业,庞龙公司出口的鸭梨畅销东南亚。       如今以庞龙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成为泊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领跑者以及推动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量。       “截至目前,我市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有12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沧州市级龙头企业39家,有直接出口权的企业11家,产品除在国内销售外,还远销欧洲、美洲、大洋洲及亚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2家,与龙头企业共同形成强有力的产业带动群体,带动全市7.5万个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领域,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杨国恒介绍说,2012年泊头市农业总产值达到36.7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68.8%,其中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       更重要的是,以这些企业为投资主体的一批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正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呈现。       “近年来新建、续建农业产业化项目75个,完成投资8.5亿元。其中,东方果品公司高标准果园技术与世界先进生产技术接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民乐牧业公司奶牛养殖基地,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亚丰果品公司万吨冷库群成为河北单体最大冷库群。”杨国恒进一步介绍说。       同时为了鼓励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泊头市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奖励办法》《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鼓励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奖励措施逐步完善,扶持力度逐步加大,扶持机制初步形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推广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农业区域品牌提升集群竞争力       现代农产品的销售早已不是“卖瓜果、推小车、摆小摊、凭吆喝”的时代了,现在是“上超市、凭包装、卖品牌、看质量”。农业区域品牌如同企业品牌以及产品品牌一样,能够提高农产品的有形价值。       “连续几年,东方果品公司的鸭梨都打进了美国的沃尔玛和法国的家乐福全球两大零售商巨头超市。”回顾泊头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走过的艰辛历程,杨国恒深有感触的同时也总结出了经验:在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区域品牌建设,并以此来提升区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现在泊头共有35个规模养殖场获得了省级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金马”牌水果、“万雉园”牌鸡蛋等12个品牌产品先后被认定为河北省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万雉园生产的“五谷蛋”实现了农超对接,打进了北京、天津、石家庄、深圳等大中城市超市……       伴随着这些品牌唱响的还有泊头特色农业集群,以鸭梨产业集群为例:2004年泊头鸭梨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梨体系基层示范县”“河北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市)”“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县(市)”等称号,2009年“泊头鸭梨”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1年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级鲜梨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县”。       独树一帜的品牌背后,写满了泊头在农业集群化发展上的不懈追求。       “众所周知,农产品质量是赢得消费者和占领市场的关键。为此,我们从规范农产品生产行为入手,大力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杨国恒介绍说。       目前泊头已经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无公害泊头鸭梨栽培技术规程》和《果实等级标准规程》,实施并推广了“四定”(定标准、定果园、定人员、定指标)和果品“六统一”(统一修剪、统一浇水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疏花疏果、统一套袋、统一采摘储存)标准化生产。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果品可追溯到果园和果农,从而确保了果品质量,全市25万亩鸭梨和30万亩小枣实现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实施了齐桥“万亩鲜梨出口示范基地园”和文庙“千亩枣精品园”建设项目,推广精品果园1.5万亩。先后在王武镇、西辛店乡、寺门村镇、营子镇推广果树网架式栽培、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推广面积2100亩。引进黄金、黄冠、雪青、红香酥、新梨七号、冬枣、早脆王等16个梨枣新品种,早中晚熟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畜牧业方面实施并推广了“五统一”标准化生产,即:统一建设标准、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用药、统一销售。做好了标准化生产的文章,农产品质量自然就有了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