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黄连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连,又称南岸味连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连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连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连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利川黄连种植始于唐代,亦作贡品。《宋史志》42卷26页记载:“施州下清江郡……贡黄连”。光绪十七年《利川县志》载:“黄连邑产最多,以鸡脚者良”。抗日战争前,利川就有部分黄连经重庆万州(万县)出口日本和欧美各国。
建国以来,利川黄连种植受到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1955-1956年先后建立了国营福宝山药材场和谋道三合药材场(集体),现已发展成为利川黄连栽培示范基地和省级GAP中药材示范项目基地。5 O至70年代利川市为国家商贸部、供销合作总社指令计划种植、调拨黄连基地。1 99 1年通过了农业部、国家计委《利川黄连基地建设项目》验收,该项目包括苗圃体系、种植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加工体系建设,评为优质工程项目。1993年《中国名乡大全》海风出版社,利川市被评为“黄连之乡”。2001年农业部、外贸部确定为《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
中国医药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卫生部药政司、中国药材公司先后多次在利川市召开全国黄连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经验交流会。
利川市为黄连生产作了大量艰苦、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工作,使利川成为全国黄连栽培新技术的原创地,全国黄连产地生态保护的示范地,中国“南岸味连”的正宗原产地。
目前利川市黄连留存面积约5万亩。通过推广黄连之圣徐锦堂教授的“生态节能黄连栽培技术”后,从2001年以来每年以新栽培l万亩面积增长,预计到2010年留存面积将达到1 0万亩,每年产量超过4000吨,产值超过2亿元,药农增收1.2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