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特色乡镇 > 特产营销 >
四季豆成了通海菜农增收“小金豆”
添加时间:2013-08-14 14:38    来源:点击:
  近年来,在旱情严重的情况下,通海县农业部门引导菜农种四季豆,不仅节水,而且收入不错,成了菜农增收的“小金豆”。

  车子刚从曲陀关下到通海坝子,河西镇路边一个四季豆交易市场火热的交易场景吸引了记者,停下车随便问了一个卖豆的菜农,最近质量好的四季豆每公斤可以卖到五六元,差的也可卖到1.2元至1.4元,每亩一茬豆的收入有六七千元左右。菜老板夏杨川告诉记者,四季豆价格不错,种豆的菜农今年是个丰收年,多的时候一天要收六七吨,全都卖到长沙、广州、深圳等地,四季豆比一般叶菜类蔬菜好运输和保鲜,价钱也不错。

  据了解,今年大春播种时节,针对严峻旱情,为搞好农业节水抗旱工作,通海县农业部门从调整种植结构入手,加大大春耐旱作物种植面积,积极扩大四季豆种植,减少水资源消耗,确保农民在旱情严峻形势下增产增收,今年全县四季豆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

  正在卖豆的河西镇汉邑村4组村民杨万昆说:“这几年我们都喜欢种四季豆。四季豆春季耐旱,夏季不怕雨水,农药、化肥的用量也要比叶菜少一半左右,管理也省心,只是采摘费事些,每亩可收2吨左右,好的一茬每亩可有七八千元收入,一般的也有五六千元,今年我们村90%以上的农户都种四季豆,半年多的时间就可以种两三茬。”

  正在地里采豆的河西镇甸心村8组菜农李红梅告诉记者,河西镇旱情严重,大春种四季豆的菜农特别多,从这些年的效益看,四季豆还真是个旱涝保收的好品种。

  据了解,近年来,通海县冬早蔬菜在全国优势突出,十多年来蔬菜常年种植面积在20万亩,从近三年的蔬菜种植结构看,存在白菜、甘蓝等叶菜类蔬菜种植面积过大的情况,每年4月至9月,叶菜滞销废弃田头路边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菜农受到较大损失。在春夏季节,四季豆比叶菜类抗旱耐雨,抗病虫害强,投入成本也比叶菜类减少许多,同时比种白菜、花椰菜、莴笋等节省三分之二的水,销售行情也比较好,未出现过滞销废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