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赛罕区黄合少镇西讨速号村,30个整齐的蔬菜大棚映入眼帘,这是大学生卜玉玲的创业基地。
今年27岁的卜玉玲毕业于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当许多高校毕业生为找工作四处投简历的时候,卜玉玲已经开始实现他的创业梦想,开拓着自己的事业:职业农民。
2009 年,卜玉玲联合两位同学回到家乡,在黄合少镇附近的西讨速号村租了12个大棚,栽培蘑菇,开始创业。然而父母和村里人对他的行动并不支持,“好不容易考上大学离开了农村,现在又回来当农民,这大学算是白念了!”创业启动时,卜玉玲的第一笔启动资金是他向同学这个300、那个500借来的,但他在创业路上却走得很坚定。卜玉玲说,自己种植蔬菜既当管理员,还要当好技术员,同时还得干好司机运输蔬菜这个活儿。
创业之初他感受了难以想象的艰辛,由于不懂市场销售的规则,卜玉玲种出来的新鲜蔬菜,收获后到首府蔬菜批发市场,虽然价格低却卖得不怎么样。两个同学撑不住都离开了。卜玉玲回忆:“那个时候,我看天都是灰色的,每到深夜自己就想着各种问题,销售环节问题究竟是出在哪里?该不该坚持自己的创业梦?”答案是肯定的,卜玉玲认为,梦想一定要坚持!
后来,卜玉玲开始动员亲戚朋友找各种销售渠道,哪怕是个小饭馆,都要亲自上门送货,重要的是有稳定的客户。慢慢的,卜玉玲种植的蔬菜销售有了起色。很快,他成为村里规模最大的种植蘑菇大王。“他是大学生,懂技术,种的菜好,会跑销售,挣得钱比我们多多了。”乡亲对他的看法逐渐改变了。
2012年开春,卜玉玲的蔬菜大棚规模扩大到了现在的30个,种起了西瓜、西红柿、油桃、豆角、辣椒。现在,卜玉玲已经成立了呼和浩特市仙之恋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这几日申请的商标“仙之恋” 也将要批下来了,而他的蔬菜大棚今年赚50多万已毫无悬念。“我是一名党员,心里其实一直有一个梦,就是以党员的模范作用,在自己的家乡南地村再承包一些蔬菜大棚,以创业带动就业,领乡亲们能够一起致富奔小康,感恩回报于社会。”卜玉玲很有信心地对记者说。
微信扫一扫 订阅中国农业网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农业资讯抢“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