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响水县大有镇以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为切入点,努力探索农业富民强镇的长效机制,在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入厂务工的同时,加强对留守人员进行各种技能培训,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努力打造谈水特色养殖基地,形成“靠山吃山、靠水富民”的良好态势。
大有镇靠近中山河,河网密布,淡水资源丰富。该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河塘众多优势,挖掘水产养殖资源,做好留守劳动力聚财文章,把水产养殖作为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的一项重点产业来抓。一是依靠科学发展生态渔业。积极推进科技兴渔和渔业科技入户工程,走出一条淡水特色养殖的生态渔业之路,在康庄村和大有居委会建立沿中山河的鮰鱼等特色淡水养殖带,面积3000多亩,带动了全镇水产养殖向“优质、高效、环保、生态”方面转变。二是依靠培训提升养殖水平。该镇渔业部门先后定期邀请市、县渔业技术专家对1000多户养殖人员进行培训,大力推广低碳、健康、生态养殖技术。三是增加投入提高养殖条件。仅今年,该镇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达500万元,进一步改善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同时,镇专门成立水产养殖领导小组,加强对水环境污染监管和技术上门服务的领导,保护水产养殖户利益。四是依靠能人辐射带动。大有镇淮河村张步礼凭着多年养殖经验和科技培训,成为该村养殖户中的佼佼者,近2年来,他年均带动周边10余户搞银鲫、花白鲢等水产品养殖,使本村15户家庭走上了致富路。
在此基础上,大有镇还开展“创建学习型养殖户,培养知识型养鱼人”活动,让广大养殖户充分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实惠。仅今年以来,他们就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先后成立了鱼苗养殖协会、淡水特色养殖协会等渔业专业合作社3个,入会农户达700多户。康庄村留守妇女王玉英在协会帮助下,搞起了10亩淡水养殖,当年收入达5万多元,连她在外务工的丈夫都竖起大拇指夸赞她是“妇女中的养鱼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