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金州区今年积极探索规模化、制约化的生猪生产模式,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到今年11月,全区生猪饲养量达到81万头,存栏33万头,出栏48万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4%、12.2%和4.3%。
一是扩大发展规模。金州区积极鼓励农民和企业规模养猪,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市场风险,提高养猪整体效率。目前,全区发展养猪小区42处,其中1万头以上6处;建立14家大型生猪饲养企业。其中,友兰集团在三十里堡新建年饲养量1.2万头的大型养猪场。富美山庄种猪繁育基地成功落户向应镇,年饲养量2万头,现有法系大白、台系杜洛克等优良品种种猪900余头,加快了当地生猪品种改良。为鼓励和扶持农民规模养猪,区政府对今年新建养猪小区,除享受省市给予扶持外,区财政对生猪龙头企业给予固定资产投资的30%资金补贴。
二是推进制约化经营。发展规模化养猪,为推进制约化养猪创造了条件。到今年11月,金州区已建成标准化生猪饲养小区45个,年饲养量可达62万头,占全区饲养总量的85%。目前,全区通过猪品种改良,目前优良品种率达到80%。为了降低养猪成本,实现无公害养猪,该区还积极推广发酵床养猪技术,新建发酵床养猪面积达3.5万平方米。
三是落实服务措施。坚持以开展“百千万”活动为载体,全区组织畜牧专家及科技人员为养猪户提供现场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养猪技术难题。去年以来,全区共组织下乡巡回讲课34课,现场听受人员达1.6万人次;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人员4000余人。同时,编写《养猪实用技术手册》免费发放给养殖户1.2万册。据初步统计,近两年全区为农民发展养猪已筹措资金3000多万元,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1000多件。
四是强化防疫保障强化猪。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大重大疫病防控力度,建立了区、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并及时对猪瘟、疫情普查、生猪屠宰检疫等疫情疫病预防率达到100%。由于狠抓防控工作,全区连续多年,没有发生过蓝耳病、口蹄疫等重大疫情,保障了生猪生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