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鳙鱼以浮游生物为天然饵料,以池塘施肥为主,辅以适量精料即可培育成功。
鲢鱼、鳙鱼亲鱼放养方式与草鱼相似,饲养管理也基本相同。在此过程中,通过人工施肥培植浮游生物时,合理施肥十分重要。
产后1个月,为保持清洁水质,一般不施肥或少施肥,增投粉状精料并以干撤或调湿后投于池坡水下,相对集中于一线,以利亲鱼均衡摄食。投饵量为亲鱼总体重的3%左右。
夏季高温,施肥以量少、次多、经常为原则。每次每亩米施牛粪、猪粪或绿肥100千克左右,或尿素2千克左右(碳酸氢铵加倍),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4千克左右。水温25℃,粪肥有效期7~10天,化肥5~7天,以保持水质茶褐色或绿褐色,透明度35厘米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高温季节不能一次性施肥过量,以免泛塘和引发鱼病。为了保持良好的水质,采取有机肥与化肥交叉、结合使用,并根据水质变化每月加新水1~2次。
秋季水温下降,出现昼夜温差,水体上、下经常性自然交换较好,鲢鱼、鳙鱼亲鱼吃食量大,生长好,可以适当增加施肥和投饵量。
在秋末下好基肥(每亩施粪肥200千克),培好水质的基础上,冬季的饲养管理较为简单,只在天气晴好、朝阳深水区不定期投喂少量精料供食,以保持体质。我国北方需打冰眼、扫雪防缺氧。
春季重点保持良好生态,每月冲水2次,为了保持水质中等肥度(不可过肥),可利用本塘水冲本塘。早春水温偏低,藻类生长缓慢,水质不易培肥,不应盲目增施肥料,应适当投喂精料,以补充天然饵料不足;一旦水质转肥,随着水温不断上升,又要防止亲鱼严重浮头和泛塘,尤其是春夏之交更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