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种植养殖 >
为什么要进行鱼类人工繁殖?
添加时间:2008-08-13 14:45    来源:点击:

    各种鱼类在自然情况下,到了一定季节,具备一定的自然条件都可自行繁殖。“正因为这样,鱼类的种群才可延续至今,这也是生物多样性的普遍规律。


    然而,由于环境的改变,生活在大江大河中的大型鱼类如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移养于池塘后,生态条件改变,其性腺不可能发育到生理成熟(第V期)产卵,而停滞在第Ⅳ期。当季节过去,水温升高,即退化跳入第Ⅵ期;当停滞于Ⅳ期末时,通过生理方法,即注入外源催情激素,促进继续发育,可达到V期产卵,并孵出鱼苗。这个过程即是人工繁殖。


    此外,在河流中建筑灌溉和发电拦河大坝等水利设施,阻断了鱼类(如中华鲟)自然繁殖洄游路线,为了保护天然资源,同样需要进行人工繁殖。


    即使是一些对繁殖条件要求不高的经济鱼类,如鲤鱼、鲫鱼、团头鲂等,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生物间的相克性,往往自然繁殖分散,同时效率极低,同样需要进行人工繁殖。


    综上所述,为了集约化生产,为了提高效率,为了保护资源,必须开展鱼类的人工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