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种植养殖 >
如何使用呋喃类药物防治黄鳝疾病?
添加时间:2008-07-31 14:25    来源:点击:

    呋喃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亦有抗球虫作用,低浓度有抑菌作用,高浓度有杀菌作用。一般不易产生耐药性菌株。但呋喃类药物内服吸收性差,惟有在肠道中保持有效作用,故在使用中多用于治疗肠道细菌感染。呋喃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因为该药有致癌作用,长期使用会致使黄鳝上肠道与下肠道相连的节硬化堵塞,并会损害黄鳝的肝脏。


    常用的呋喃类药物主要有呋喃唑酮和呋喃西林:


    1、呋喃唑酮:又称痢特灵。它对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效,还有抗原虫作用。多用于防治黄鳝肠炎、赤皮病、烂尾病和出血病。


    拌食投喂:每100公斤黄鳝用药0.4~1克,拌食6公斤投喂。最高用量每100公斤黄鳝可达10克左右。


    泼洒:全池泼洒浓度为0.25~0.4毫克/升。


    2、呋喃西林:又名呋喃新,性能与呋喃唑酮相似。在鳝病的防治中外用可以杀菌,内服治疗肠炎。


    拌食投喂:每100公斤黄鳝用药1~2克,拌食6公斤,投喂2~3天。


    浸洗鳝体:浓度为10~15毫克/升,浸洗时间5~15分钟。


    在使用呋喃类药物治疗鳝病时,一定要注意与施用敌百虫间隔7天时间,并千万不要与敌百虫混用。同时最好与施用生石灰的时间错开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