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种植养殖 >
培育夏花鳜鱼种的技术措施
添加时间:2008-07-28 11:16    来源:点击:

    遂川县鱼种场与吉安市老科协农业分会的科技人员,自2005年开始人工繁殖无公害鳜鱼种首获成功后,2007年在总结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先后利用人工催产鳜鱼种38组,产卵100万粒左右,孵化鳜鱼水花鱼苗60余万尾,比去年增加20余万尾,培育鳜鱼夏花鱼种8万余尾,比去年增加7万余尾。其技术措施如下:


    1、挑选体健亲鱼,进行强化培育


    在上年11月份.开始集中培育鱼苗的亲鱼种,注意挑选体质健壮、形体标准、无伤无病、个体大的2~3月龄、体重1~2千克左右的亲鱼种,集中专池强化培育,固定专人饲养管理。饵料投喂做到适时、足量,让亲鱼吃饱;每3~5天定时冲、换水一次,以保证水质清新、溶氧量充足。经过4~5个月的精养,雌鱼种和雄鱼种的,性腺均发育成熟。所以,07年催产的38组鳜鱼的亲鱼种,排卵,产卵都很顿利,均达到顺产的要求,为人繁打好了基础。


    2、选择最佳时机,掌握催产剂量


    根据“孵化没有巧,季节、药量掌握好”的要求,在总结前两年人繁鳜鱼苗的实践经验,不失时机,在最适宜的时段进行人工催产,是鳜鱼人工繁殖鱼苗成功的关键。07年在4月底与5月上旬,开展对鳜鱼进行人工催产。

 
    催产剂:是目前常用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催产方法:采用二次注射法,初针,每千克雌鱼注射2微克(LRH-A)雄鱼不注射。复针,每千克雌鱼注射10微克(LRH-A)+1000国际单位(HCG),雄鱼注射量减半。实践证明,在亲鱼成熟度良好的前提下,水温适宜,两次注射的效果要好于一次注射。催产剂注射的部位可胸腔注射(方法同家鱼)。


    3、固定专人负责,加强孵化管理


    鳜鱼卵进入环道后,固定专人管理,主要是管好水。一是防止停水;二是控制水的流速,环道水的流速,一般应控制0.3米/秒左右;三是鱼苗出膜后,应减小水流速和防止跑苗等。此外,要经常清洗筛绢和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预防剑水蚤、车轮虫和水霉病为害。

 
    鳜鱼卵在适宜的水温情况下,孵化约60个小时左右。鱼苗出膜后,能在水中作水平方向前进游动。此时鱼苗开始摄食。即进入夏花鱼种培育阶段。


    4、培育夏花鱼种,采用两种方式


    遂川县鱼种场培育鳜鱼夏花鱼种,采用两种方式,即流水(环道)培育和静水(水泥池)培育两种方式。鱼苗出膜后,在流水的环道全培育,待鱼苗长至二厘米左右,由环道转移到静水的水泥池中培育。流水和静水都要求水质新鲜,无污染,溶氧量丰富。环道和水泥池培育夏花鱼种时,育种初期,鱼苗放养密度为1万尾/m3左右,鱼种长至1.5厘米左右,应及时分稀为0.5万尾/m3左右,有利于鱼种的生长。


    5、把握鱼种发育阶段,选择饵料鱼品种


    准确掌握鳜鱼苗发育阶段的“临界期”。即鳜鱼苗孵出二天就应开食。如二天后仍未摄食到1尾饵料鱼苗时,其活动能力骤然降低,感觉迟钝,缓慢地浮于水的上层,即使饵料鱼靠近嘴边,也没有能力捕食,最后会大批饿死,成为鳜鱼苗发育阶段的“临界期”。因此,鳜鱼苗孵出二天时,一定要选择好饵料鱼的品种,及时提供适口饵料鱼,是鳜鱼夏花培育成败的关键措施之一。遂川县鱼种场选用团头鲂幼苗作鳜鱼苗开口饵料鱼,效果很理想。鳜鱼苗开口期过后,对饵料鱼苗的选择要求不高,只要适口,其他鱼苗也可以作饵料鱼。


    6、鱼苗孵化用水,保证水质良好


    遂川县鱼种场的鳜鱼苗的生产用水,经过沉淀池净化池处理,进水口安排筛绢过滤,防止有害生物随水流入孵化环道和鱼苗培育池,使鳜鱼苗孵化及夏花培育过程中的用水,均达到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量高的要求,为鳜鱼孵化,培育成功打下了基础。


    7、认真做好病虫害防,治保障鱼苗健康成长


    在鳜鱼苗孵化过程申,鳜鱼卵进入环道前用4%的食盐水浸洗3~5分钟;鱼卵在环道中运转时,还要每天或隔天用4%食盐水进行消毒、灭菌,预防水霉病。如发现车轮虫和斜管虫病,即用每升水O.7毫克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全池泼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