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种植养殖 >
稻田坑沟生态养鳝技术
添加时间:2008-10-17 10:44    来源:点击:

    1、田选择。为了保证黄鳝在稻田里正常生长,要求稻田土质疏松,腐殖质丰富,呈弱酸或中性,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蓄水力强,无农药或其它毒物污染。

    2、坑沟建造。为便于管理,养鳝坑池一般挖在稻田的四周或四个角。每个坑池面积为20平方米左右,深80厘米,坑池埂高出田埂约20厘米。池的四壁及底用红砖或石块围砌,并用水泥抹缝。池底铺30厘米厚的肥田泥,两端铺设管径约10厘米的进、出水管,管口用铁丝网作拦塞。如果稻田里原有积肥田凼,只需稍加改造就行了,这样可省工省料。每亩稻田建坑池约80平方米,如饵料充足、技术娴熟,面积可增加,但一般每亩不应超过120平方米。坑池之间用沟连通,沟宽为40厘米,深35厘米。坑沟要在插秧之前建造好。

    3、鳝种投放。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至15℃以上时,是最佳投放时机。鳝种来源主要是设点收购或在野外采捕,要求体色深黄,体健无伤,规格以20~25克/尾为宜。肚皮上有红斑或颈上有血的鳝鱼多为有病,不宜作种。药捕、钩捕、电打的鳝鱼损伤率高,也不宜作种。投放前,用盐水消毒,先将鳝种放入桶里,加水淹没,再逐渐向桶内均匀撒盐(500克鳝用150克盐),直到鳝种在桶内盘曲扭动即捞起放入清水中,约10分钟后放入稻田坑池中,投放量为2~2.5千克/平方米。为防黄鳝互相缠绕,可混养10%左右的泥鳅。

    4、饵料投喂。黄鳝的饵料来源非常广,昆虫、蚯蚓、蚌肉、螺蛳肉、小杂鱼、杂虾、蚕蛹、各种动物内脏、谷物类、糠麸类、蔬菜、浮萍等都是其喜食的饵料。投喂饵料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在坑池内设2~3个食台,将饵料投放在食台上,以便于观察黄鳝摄食,减少饵料浪费。黄鳝昼伏夜出,初期投饵时间以下午4~5时或傍晚为宜。以后逐日提早喂饵料时间,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每日上午9时或下午14时投饵。也可采用隔日投饵法,以增加其摄食量。投饵量主要以黄鳝的摄食情况为依据,一般以黄鳝重量的5%~6%为宜。黄鳝长期投喂一种饵料后,很难改变食性,故在饲养初期投喂的饵料不宜单一,要投那些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增肉率高的混合饵料。

    5、日常管理。稻田坑沟养鳝,水的管理很重要。坑池内灌水深度一般以10厘米为宜,高温季节增至15~20厘米。水质要求肥、活、爽,含氧量充足。在禾苗分蘖盛期,稻田里的水有一定深度时,最好保持坑沟的水微流动,而在晒田期间应每周至少换水1次。此外,水稻出现病虫害时,最好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不施农药或少施农药。如果施药,应尽可能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农药施放后,应尽快给坑沟换注新水,以防污染。在晒田期间,要保护坑内一定的水深,沟里干干湿湿。晒田后及时加深坑沟的水。若遇连续阴雨或大雨天要注意排水、防逃。在夏季高温时,可将稻田里的稗草或无效分蘖禾苗移栽入坑池遮阳。饵料残渣要及时捞出,以防败坏水质。水稻收获后,当水温降到10℃以下时,黄鳝即入泥冬眠,这时应及时排尽池水。入冬后池泥上要盖上草包和稻草等物,并保持池中泥土湿润而温暖,使鳝安全越冬。

    6、疾病防治。稻田坑沟生态养鳝,只要保证饵料新鲜无毒、适量投饲、不擦伤鳝体,黄鳝一般较少发病。如发现细菌性疾病,可用1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液全坑沟泼洒防治。如发现寄生虫病,可用90%晶体敌百虫0.4~0.5克/立方米全坑沟泼洒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