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卵、苗孵化阶段常见的鱼病较少,而敌害较多。
1、卵、苗气泡病:当孵化用水较肥、绿藻过多(水呈深绿色)时,在阳光下光合作用造成氧过饱和,或孵化用水进入孵化器之前剧烈撞击造成氧过饱和,都会发生气泡病。得气泡病的鱼卵、幼苗体内、外形成气泡,漂浮水面而死亡。
防治方法是避免使用深绿色水孵化,由坝下剧烈撞击的水也不能直接用于孵化,需经一昼夜静置后方可使用。一旦发生气泡病,应改变水源或将鱼卵、幼苗移入清水中继续孵化。
2、水霉病:当水质较肥、水温较低(18℃左右),或鱼卵受精率不高和幼苗受伤的情况下,鱼卵、幼苗易于感染水霉菌,特别是粘性卵更易发生水霉病。感染水霉菌的鱼卵外周丛生一层水霉菌,状如太阳光芒,幼苗受伤部位同样滋生如旧棉丝的水霉菌。发病时,往往先由未受精卵开始感染,然后向好卵蔓延,使孵化率显著降低。
该病主要是预防,即尽可能提高受精率和用清洁水体孵化,粘性卵尽可能采用脱粘流水孵化;鱼巢着卵前,特别是重复使用前要经过太阳曝晒或蒸煮,高温杀死水霉孢囊。
3、敌害:在鱼卵孵化过程中,主要敌害是桡足类(剑水蚤等)、枝角类(水蚤等)、小鱼、小虾类等。
防治方法是用较大面积的60目乙纶胶丝布或其他同规格网布彻底过滤。一旦有大量桡足类和枝角类浮游动物大量混入流水孵化器内,每立方米水体用l5毫升敌敌畏泼洒,停水搅动5分钟进行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