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许多湖泊、水库已出现富营养化。特别是城市湖泊、水库尤为严重。其主要原因:①城市中大量生活污水排放,增加了湖、库中的氮磷的含量;②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湖、库中有机物质及有害有毒物质增加;③农田中大量使用化肥,增加湖、库中氮的含量;④水产养殖过程中大量投喂饲料、肥料等。都是水源污染的重要原因。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后,由于氮磷的含量增加,水中的浮游植物,特别是蓝藻类异常增殖,消耗水中的大量氧气,使水质恶化、鱼类生长缓慢或无法生存,生产出来的水产品有异味,某些有毒物质还可以在水产品体内蓄积,人食了会影响身体健康,水质严重恶化时,水会变黑发臭,还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安居条件。
水是造就人类和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资源,人间万物都离不开水,水是一切生物生命的源泉,水的质量好坏标志着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文明发达程度,所以保护水、治理湖、库的富营养化非常重要,特别是城市景观湖、库和供城市饮用水湖、库尤为重要。我建议:
1、在计划利用湖、库规划时既注重水与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融合:自然风貌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的效果,在布局上突出一个“美”字,在措施上落实一个“又好又快”发展是对的,更要注重防治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否则年复一年,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逐年增多排放到湖、库内;水产养殖为寻求高产高效,实行高密度高投入,大量的投放饲料、肥料到湖、库内,湖、库内的有机物质和有害有毒物质不断蓄积,长此下去湖、库必然受到污染和逐步富营养化。所以要求在规划利用湖泊、水库时,把控制水源污染和防治富营养化纳入规划之中。
2、控制污染源:严格控制流入湖、库中的氮磷及有害物质含量。
3、制定氮磷及有害物质的排入标准:排入湖、库内的氮浓度应小于0.3毫克/升,磷浓度小于0.2毫克/升。
4、切实加强工业废水的管理:废水只有经过有效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时,才能排放到湖、库中。
5、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控制湖泊、水库水源污染。
6、严格控制投饵、投肥养鱼:要根据湖、库内的浮游生物的天然饵料品种、数量,适当放养适口的鱼类,利用鲢、鳙鱼吃掉浮游生物,净化水质,提高水的透明度,利用大银鱼吃掉小野杂鱼,减少氧气及营养的消耗,达到“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的目的。
7、因地制宜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利用湖泊、水库的湾岔、浅滩种植荷花,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吸收大量的氮磷,起到净化水质、改善空气质量。供城市饮用水的湖、库,可以把湾岔浅滩隔开,种藕、莲、菱等水生经济作物,既可以吸收大量的氮、磷、钾,净化水质,又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而湾岔、浅滩大多是污染的源头,种上水生植物有减少或切断污染源的作用。
8、建景和防治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结合起来:根据湖泊、水库地形地貌,因地制宜,依形建景,傍水修路,路景合一,人潮涌动。办法用块石砌挡土墙造形,用吸泥机吸湖、库淤泥到砌好的墙内抬高造景修路地面,从而达到建景、修路、清淤防治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相结合。
9、防治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设法提高水的交换能力,变死水为活水,水活自然清,所以在防治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时要因地制宜,有条件的湖泊、水库可采取引水入湖泊、水库,提高水的交换能力,或放掉污水,灌进洁水等办法让水活起来。
10、城市中心景观湖泊、水库防治富营养化:要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应把环湖居民生活污水、工业生产未经处理的污水切断与湖泊、水库的联系,另辟渠道排出。还可以利用洪水季节,掌握有利时机适当排出湖内污水,再倒灌入洁水入湖、库等办法达到防治富营养化。
11、建立科学防治富营养化机制:防治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是一项复杂工程,特别是城市中心的湖泊、水库防治富营养化,涉及面广,项目多,防治难度大,需要资金投入大,且防治经验缺少科学依据。除采取以上措施外,还应认真学习已实施改造治理了的城中湖、河的城市的经验教训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湖泊、水库的防治富营养化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