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流水养鱼池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三种。从便于排污和结构均衡牢固考虑,一般以圆形居多;如果受地面限制也可建成方形或长方形。
准流水养鱼池一般面积不大,由几平方米至上百平方米,水深在1米以内,少则0.5~0.6米。
准流水养鱼鱼池结构分进水管口、主体池、拦鱼栅、排污管口和溢水管口。
1、进水管口:进水管口的形式依据流水池的池形而不同。
圆形池一般有两种进水管。一种是斜冲式,即进水口呈45°角进水;另一种是在圆形池面中间,平行装上一个“T”形进水管,在“T”形管的横管左右两段分别钻多个相对同向小孔喷水入池。这两种进水方式都可形成圆周运行流水,以利向中心聚集污物,便于排污。
方形池进水管口位于池面四周墙壁上。管上钻多个小孔向池中喷水。
长方形池进水管口,一种是装在与宽边平行的池面墙壁上,并在管上钻有多个小孔,向池中喷水,也有分2~3个或多个分管口向池中进水,这种长方形池为短长方形,即长与宽的长度相差不太大。另一种是装在与长边平行的池面墙壁上,并在管上钻有多个小孔,向池中喷水,这种长方形池为长长方形,即长与宽的长度相差较大。
为了使进水管大小有充分的调节余地,一般进水总管应装上闸门,管径宜大一些,即为15厘米左右,分管为5~8厘米,小孔为0.5~1厘米。
2、主体池:主体池呈圆形或方形或短长方形或长长方形,水深不超过1米。圆形主体池池底呈锅底形,中央底部有一排水口,下接排水管,排水口上加拦鱼栅板;方形主体池池底形状,排水口、拦鱼栅和排水管与圆形主体池相同;长方形主体池的池底由进水端向排水端倾斜,排水端池底尽头有一长度同池宽边或长边等长、宽约30厘米的排污槽,上盖拦鱼栅板,槽深20~25厘米,中间接一排水管。
3、拦鱼栅:拦鱼栅起拦鱼作用,一般为方形(或圆形)或长方形。方形拦鱼栅的长、宽均为30~50厘米,长方形拦鱼栅,长度同池的长或宽,宽度30厘米左右。拦鱼栅用角铁和钢筋焊接而成,盖上拦鱼栅后,栅与池底相平。
4、排水管口:排水管口上接池底排水口,下接到池外,再接90°弯头,使口朝上,当插上PVC管后,既可以止水,又可通过一定高度(低于池面15厘米)控制池水水面。平时从上口溢水,需要排污时,拔起PVC管即可,需要止水时即再插上此管。排水管为PVC管,管径15厘米左右。
5、溢水口:溢水口为使流水养鱼池维持一定水位的开口,故开口在池面以下20厘米左右。如果利用PVC管垂直止水,拔起排污,那么插上时,其管口即为溢水口;如果溢水口直接开在口面池墙上,那么在排水管上接上阀门,控制排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