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池塘食用鱼饲养高产、稳产,必须具有与之相应的鱼种配套体系,特别是在大面积、大范围池 塘养鱼的条件下尤其是这样。
这种配套体系主要由两种途径形成。其一,由食用鱼池套养和分化出来的特大规格鱼种,其重量占当年食用鱼总产量的15%~20%,但都占该池翌年鱼种放养量的80%左右。这种特大规格鱼种大多为二龄鱼种,称为留塘鱼种,到翌年摄食量大,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是翌年鱼产量主体。其二,由占养殖水面 6%~7%的鱼种池培养出来的50~100克的一龄鱼种。
这种鱼种配套方式,适合个体养殖者采用。
“四大家鱼”及其他混养鱼类食用鱼和留塘鱼种规格
鱼名 食用鱼最小规格
(千克/尾) 留塘鱼种最大规格
(千克/尾) 备注
青鱼 1.5 1 各种鱼的中间规格
灵活掌握
草鱼 1.3 0.8
鲢鱼 0.8 0.4
鳙鱼 1 0.5
团头鲂 0.4 0.2
鲤鱼 0.5 0.2
鲫鱼 0.2 0.1
对于食用鱼池塘集约化饲养,鱼种配套体系的形成与一般有所差别,即食用鱼池留塘鱼种重量约占当年鱼总产量的5%左右;二龄和一龄鱼种由占养殖水面30%的鱼种池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