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种植养殖 >
家鱼安全过冬技术
添加时间:2008-12-08 09:51    来源:点击:

    我们应该知道,任何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都要经过冬季生长过程,作为水生生物的鱼类来说同样有一个越冬生存期,如何使养殖鱼类的越冬更安全,养鱼户就务必认真掌握各种鱼类的生活特征,以此来提高所有家养鱼类在养殖水域中的单位面积产量。鱼类越冬的安全技术措施,应该随着各地的自然环境的具体条件以及不同鱼类品种越冬致死的原因而区别对待,即苗种、成鱼,亲鱼有他们自己的生理特点,因此,应根据鱼类的规格大小和当地历年来鱼类对越冬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和越冬过程中出现的生命现象,总结历年的过冬经验,并采取相应的有效越冬措施。
首先要增强各种越冬鱼类的体质,提高其抗寒能力。其一,要提高鱼类的肥满度,就必须在越冬前精养细喂,应在立冬前半个月鱼类体内积累一定数量的脂肪,同时特则注意加强鱼类的秋季培育,可以显著提高鱼类的抗寒能力。其二,要注意选择优势种群,挑选那些体质健壮的鱼类。对冬季的水温有一个好的适应能力。其三,要严格检查和消毒,要象越冬时鱼体无伤,规格整齐,同一品种绝不能出现父子鱼混养在一个水体内过冬,要大小分开,并有一定的时间干塘晒塘。其四,要在鱼类出池、入池和搬运时,操作要精细,尽力避免鱼体损伤后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

    其次,要改善越冬鱼的环境条件,提高鱼类的成活率。越冬池必须具备避风向阳,一般越冬池的商积,鱼种0.5--1亩左右,成鱼池1亩以上到2宙,亲鱼池要求3亩以上,水深三种鱼分别为1米、1.5米、2米以上。而且要求水面的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光照时间长,无污染和便于管理、捕捞的养殖水域。鱼种越冬成活率在95%左右,成鱼、亲鱼越冬成活率可达100%。

    再次,要注意鱼类越冬并塘时的养殖密度。将鱼儿并塘越冬的目的有三条,一是便于冬季管理,二是销售时拉网容易,三是能使大多数养殖水面在冬季时冻晒,减少以后养鱼池病害。在鱼类的放养密度上,由于冬季鱼类基本属于体眠状态,条件好的水面,一般每立方米水体0.5—1公斤,亲鱼减半,条件较差的水面投入鱼的数量要相对减少,凡有条件的养殖场和大型养殖专业户,鱼种、成鱼、亲鱼以及不同的品种,不同规格的鱼类并塘时要求分开饲养,这样方便来年拉网操作时方便。
最后要加强鱼类越冬的管理。
1、在越冬期间经常注入新水,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类生活舒适,避免缺氧死鱼;
2、要在越冬时注意水深,鱼种低于1米、成鱼低于1.5米、亲鱼低于2米要加水,满足水中鱼类生活需要;
3、在晴天时要在鱼类集中的地方投放精料喂鱼,以免冬季掉膘;
4、经常不断检查拦鱼设施,有漏的要堵塞漏洞;
5、越冬池必须设在安静的地方:
6、冰冻的水面要破冰,保证池水气体交换;
7、防止污水流入越冬池,农村过水池不能堆沤污物污染越冬池水。如水中浸松木以及生活污水,要严格掌握污染度,污染严重的入塘水不能用来鱼类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