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后期管理 促进花生增产
添加时间:2006-06-19 09:52 来源:点击:次
花生生长的中后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加强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是夺取花生高产的重要保证。
控制徒长 每亩用15%多效唑20~30克或壮饱安20克或特普唑30~40克,加水30~50公斤喷洒叶面。壮饱安具有控长与增产的双重作用;特普唑既可控长,又能防病,在花生、果树、蔬菜等作物上应用,效果明显。
中耕培土 花生培土可增温、防涝、促进果针入土结荚和荚果发育。一般分两次培土,第一次在盛花期结合最后一次中耕进行,培土高度5~7厘米,以不埋分枝为限,达到土松垄宽。10天后第二次培土,培土高度8~12厘米。
及时排灌 成熟期植株耗水量锐减,根系吸水能力减弱。此时正是荚果充实饱满的时期,仍需要有适当的土壤水,注意天旱浇水,促进荚满;雨多排水,消除渍害,提高饱果率。
叶面喷肥 基肥不足的田或高产田,于收获前30~50天叶面喷洒1%尿素加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或光合微肥等,对提高叶片光合功能、促进荚果饱满作用明显。
病虫防治 如果花生生长后期降雨多,褐斑病、网斑病将大发生,可选用50%多菌灵1000倍液、12.5%特普唑2000倍液、70%代森锌5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防治。根据叶斑病的发生特点,前期以托布津、多菌灵为主,中后期以代森锌、特普唑为主,10~15天一次,连喷3~4次。防治蛴螬,可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每亩用苏化203、甲基异柳磷、辛硫磷浇墩。防治棉铃虫,以7月上旬至8月上旬的二代和三代为主,在低龄期用快杀灵1500倍液、辛硫磷1000倍液于傍晚或早晨喷药防治,可与杀菌剂混合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