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种植养殖 >
芦笋育苗技术
添加时间:2006-04-28 10:25    来源:点击:
   适时播种  地下4~5厘米处土温达10℃以上时为适宜播种期,长江流域4~5月播种。苗圃宜选沙质壤土地,施足基肥。整地做畦,畦宽150~180厘米,高15~18厘米,与畦长垂直开沟,沟距40~50厘米,深2~3厘米。用25~30℃温水浸种3~5天,沥干拌少量干沙或细土播种。在播种沟内每5~7厘米播1粒,播后稍镇压,盖松土2~3厘米,再薄盖一层草。
    苗床管理  出苗前及时浇水,保持床土湿润。齐苗后疏苗,保持苗距7~10厘米。苗呈绿色时,用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或尿素及氯化钾等加水稀释施入。秋季,长江流域的芦笋苗又有旺盛生长过程,必须及时施1~2次追肥,但最后一次应在降霜前2个月停止。育苗期间勤除草,及时中耕松土。做好排灌工作,适当培土,使鳞芽发育粗壮,防止倒伏。
    整地定植  定植前每亩用堆肥2500~3000公斤全面撒铺,耕翻入土。采收白芦笋的沟距180厘米,采收绿芦笋的沟距150厘米。沟宽40厘米,深25~30厘米。每亩用堆肥2000公斤均匀施于沟底,与土拌匀,再每亩施过磷酸钙30公斤、氯化钾6.5公斤、人粪尿500~1000公斤。肥料上铺一层土,使沟内土面距畦面6~9厘米即可栽苗。定植须在休眠期进行,长江流域宜在秋末冬初秧苗地上部枯黄时栽植,或在春季栽植。
    定植后管理  苗高10厘米时施一次淡水粪。以后视生长情况再施1~2次追肥。夏季高温干旱,要及时灌水。入秋后结合灌水施1~2次淡水粪或速效化肥,使株丛茂盛。做好开沟排水和病虫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