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春季农作物快速生长季节,同时气候变化大,雨水多,各地农户要切实做好农作物田间管理工作,对大小麦和油菜要做好清沟排水,严防田间积水,同时重视油菜菌核病、霜霉病以及蚜虫的防治。还要做好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以及蚜虫的预防工作。大棚蔬菜要及时移栽,并做好扣棚与保暖工作。
据市有关农业专家分析,今年,油菜菌核病平均株发病率7%,叶发病率0.44%,去年同期株发病率2.09%,叶发病率0.14%。油菜霜霉病平均株发病率66.5%,叶发病率13.6%。油菜平均有蚜株率75%,百株蚜量735只,虫量高于去年。目前,病虫都集中在基部老叶上。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油菜抽苔开花,田间郁闭,温湿条件适宜,病虫害将会迅速加重。油菜菌核病和霜霉病是我市油菜的主要病害,菌核病会造成油菜白杆、烂杆;霜霉病会造成油菜叶片枯黄早衰、花轴严重肿胀弯曲成“龙头状”,花器肥厚变绿不结实,荚果细小弯曲无籽,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各地要在认真做好农业防治的同时,积极开展药剂防治。
1、农业防治。清沟排水,改善田间生长环境,提高油菜的活力和抗病能力;及时摘除油菜病叶、老叶和黄叶,并带出田外,改善株间环境,清除虫源菌源。
2、药剂防治。在油菜初花期到盛花期,每亩选用50%多菌灵粉剂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粉剂75克,加10%蚜虱净粉剂1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未施用过硼肥的田块,可结合施用硼砂,提高油菜结实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