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制种栽培技术
添加时间:2007-11-16 09:17 来源:点击:次
甜瓜果实质地松脆,味甜多汁,成熟时溢出芳香味,故又称梨瓜、香瓜。营养价值比西瓜还高,是城乡人民喜食的水果之一。
我省历来就有生产厚皮甜瓜的传统,尤其近2年来不仅春夏露地栽培,而且冬季在日光温室反季节栽培,甜瓜种子缺口较大,行情一路看涨,故而进行甜瓜制种,会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就制种方面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甜瓜根系发达,主根深达1米以上,侧根分布直径2~3米,但密集根群分布在15~28厘米的耕层中,具有一定的耐旱力。甜瓜根系生长较快,易于木栓化,再生力弱,故宜直播。
1.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甜瓜是一种忌讳多湿的植物,是喜温、喜光、耐旱怕涝,膨瓜期需肥水较多,果实转熟期需要干旱的作物。
种子发芽最低温15℃,适温25~35℃。根系生长最低温8℃适温34℃,最高温度40℃;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14℃,生育的适温25~28℃。结果期对温度要求严格,以日温27~30℃、夜温15~18℃,昼夜温差13℃以上为好,同时要求充足的日照。甜瓜在昼夜温度分别在18℃和12.30℃以下时发育迟缓,甜味和香味都大大降低,种子质量亦下降,且易发生病虫害。甜瓜要求较干燥的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在果实转熟期,空气和土壤湿度过大时,易罹病害,降低果实甜度。甜瓜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冲积沙土和沙壤土为宜,适宜PH值6~8。
2 制种栽培技术
2.1 播前准备
甜瓜制种田,应与其他品种的甜瓜地隔离2千米以上,以防传粉杂交,降低种子品质。甜瓜忌连作,应实行3~5年轮作,以减少病害发生。前作一般为大秋作物或白菜、萝卜等,地块选好后,在4月中旬前进行整地施肥,肥料多施农肥,少施化肥,每亩施入腐熟的猪粪、鸡粪或牛羊粪5000~8000千克、油渣100~200千克、二铵50千克、硫酸钾20~30千克做基肥,深翻30~40厘米、拍碎土块,耙平地面,做畦。甜瓜制种田生长量较小,营养面积比商品瓜小,应注意合理密植,一般畦宽1.30~1.70米,沟宽0.40米,株距0.15~0.30米,具体还应根据品种特点确定株行距。
2.2 直播或育苗移栽
甜瓜适于直播,播种适期应以秧苗出土后,当地的终霜期已过,是最佳播种期的依据。直播最好先浸种催芽、坐水播种,每穴播种2~3粒,若干籽直播,则每穴需种子5~6粒,各粒约距2厘米左右,覆土1~2厘米。合墒播种或播后按穴浇水,上面覆盖6~10厘米的小土堆,5~6天后检查1次,待出苗后除去土堆。每亩播种量100~150克。若行育苗移栽,以营养钵等育苗为好,苗龄30~35天、3~5片真叶时定植。
2.3 田间管理
2.3.1 间苗和定苗
甜瓜直播后7~10天即可出土。待子叶展开。将要出现真叶时进行第1次间苗,选优去劣,每穴留壮苗3~4株;2~3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每穴留壮苗2~3株;4~5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2.3.2 中耕、培土
早春苗期地温低,中耕不仅可以疏松表土,增加通透性,提高地温,还有防旱保墒作用。直播的秧苗在子叶展开时即可进行浅中耕,一般只锄松表土,填平裂缝,拍碎土块。第2次中耕是在定苗或定植后进行1次细中耕,先除草杀草,再结合打碎土块锄松表土,距根茎越近中耕宜浅,越远可深中耕。定苗或定植后,结合中耕应在根茎部培土,以固定瓜蔓,防止风害。培土也有保护根茎的作用。
2.3.3 灌水和追肥
甜瓜苗期以控为主,第1雌花开放前视地墒情况轻灌一水,促进茎叶生长,为开花坐果打好基础。但在初花期和坐果期要控制灌水,防止茎蔓徒长,引起化瓜,坐果以后应灌水1~2次,以满足膨瓜期的需要,采收前1周应停止灌水。
每生产1000千克甜瓜,约需氮2.50~3.50千克、磷1.30~1.70千克、钾4.40~6.80千克,且结果期吸收量最大。因此施肥时必须注意三要素的配合,一般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1/2~2/3,且集中沟施或穴施,以饼肥、人畜粪为好。追肥苗期以氮、磷肥为主,结果期应增加磷、钾肥,以利提高产品质量。
2.3.4 摘心、压蔓
甜瓜幼苗展开2~3片或4~5片真叶时进行摘心,即把秧苗的生长点连同小叶一起摘除。
为了促进甜瓜早熟,待幼苗二叶一心时,用竹签细心的拨除生长点。这种方法比待第3片真叶长出后摘主早抽生子蔓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