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种植养殖 >
莴笋—西瓜—中稻高效种植模式(上)
添加时间:2007-08-28 09:15    来源:点击:
    近年来,响水县发展秋冬莴笋—早春西瓜—中熟水稻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有效地控制了大棚连作障碍。平均每亩可产莴笋3000公斤、西瓜4000公斤、稻谷550公斤,共获纯利近8000元。
    秋冬莴笋 选用适应性强、耐寒、抗病、丰产的白秀、青秀、圆叶白皮、种都等莴笋品种。9月上旬选择排灌畅通、质地疏松的沙壤土地建苗床。播前浇足水,水渗透后撒播种子,播后盖一薄层土。子叶展开后间苗,2~3叶期再间1次苗。苗期适当控制浇水,以免幼苗徒长。10月下旬,苗有4~5片真叶、苗龄35天时定植,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定植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深翻整地,做宽4米、中间留操作沟的畦。11月中旬扣棚膜,白天棚温控制在25℃以下,夜间不低于6℃。气温低于5℃时注意防寒防冻。莴笋肉质茎膨大期,保持土壤湿度在60%,湿度过大时通风降湿。注意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1~2次,防治霜霉病和蚜虫。元旦后可根据市场需求分批采收上市,次年2月上旬采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