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三农项目 > 科技专利 >
不一样的新技术 不一样的培训课
添加时间:2013-05-13 10:03    来源:点击:

——吉林市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推广会速写

  “相对于传统的耕作技术而言,这项新技术可以说是革命性的!”这是近日,在市农科院、市农技推广中心研究员姜世胤为吉林市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推广培训班授课时说的一句话。就是这句话,让前来听课的100多名农技推广站站长、技术骨干一下子全静了下来!

  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是中科院长春地理所研究出的一项在玉米、水稻生产上应用的新型栽培技术,主要是通过调整垄向、采取宽窄行种植形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作物成熟、提高粒重,进而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这项技术在我省已经有8年的试点实践,适合机械化大面积耕作,有利于增产增收。

  市农委农业发展处处长曲志勇介绍,这项新技术引起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省里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推广事宜。根据省政府安排,我市计划推广面积为27万亩,其中玉米10万亩、水稻17万亩。省政府还安排专项资金,玉米每亩补助20元,水稻每亩补助10元。曲志勇说:“采用这种方法,水稻单产增幅达10%左右,而玉米单产增幅最高,平均达15%~17%,最高可达23.7%。这对于我市水稻、玉米主产区来说,其意义不言而喻!”

  永吉县万昌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成志的大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了6页。他说:“这么好的新技术,要是整好了,作用肯定相当给力!”为了弄得更准确些,下课后,他和七八个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围着姜世胤你一句我一嘴地问了十多分钟。最后,他们还从姜世胤那里要了课件的拷贝,这才“放过”了姜世胤。

  王成志兴奋之中带着一丝凝重:“万昌镇水稻种植面积大,而且机械化大面积耕作的地块也多,非常适合应用这项技术,估计较易推广。但相对来说,玉米几乎都是各家种各家的,小地块多,涉及改垄,估计推广难度非常大。不过,这项技术太好了,难度再大,我们也要想方设法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