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来到红山区农畜产品产业加工园区,见到塔吊林立,听到机声轰鸣。牧诺食品蒙古族奶茶粉建设项目、立洪食品荞麦深加工项目和百柳熟食、面食及调味品加工项目等10多个企业施工正酣;赤峰市瓜子张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赤峰市大中高科技饲料有限公司、内蒙古独伊佳食品有限公司等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正在生产。据了解,园区依托我市及周边地区丰富的资源禀赋,高起点布局,高标准谋划,引进了一批肉、蛋、奶、熟食、副食调味品、粮油、果蔬、饲料等无污染的国内知名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截至目前,已有38家企业落户产业园区,合同引资 10.5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3.65亿元。市委、市政府“435422”战略部署提出要把赤峰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红山区正以实际行动为这一部署架设强力的引擎。
据园区一位负责人介绍,今年园区加快建设步伐,改善环境,提升形象,已建成区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2500亩,实现 “六通一平”;绿化工程总面积3700平方米,种植树木3700余株。
除了提高园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外,着力生产纯天然、无污染、有营养的安全优质产品也是园区发展的核心所在。
大中高科技饲料有限公司是红山区首屈一指的饲料生产龙头企业,十一年的拼搏历程,公司规模越做越大,经济效益连年翻番,生产饲料超过了100种。2010年高科技饲料全自动生产线的落成,使年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填补了内蒙古的空白。谈到产品的安全情况,董事长刘秀伟底气十足:“我们的饲料绝对经得起检验,所用的原材料玉米、大豆都是与农村合作社签约后种植的,生长过程中实时监督,杜绝使用剧毒农药,产品不添加激素,不含抗生素,是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是园区衡量龙头企业的硬性标准。不久前刚刚荣获企业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称号的瓜子张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新型燃料甲醇作为生产热源,取代了以木炭、煤炭生产炒货的传统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而且将有害气体的排放降到了最低限度,成为环保企业的排头兵。“在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的同时,园区以发展循环、低碳经济为理念,加大环保知识宣传力度,增强产业园区企业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产、循环利用。”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谢洪昌说。
历数园区内的知名品牌,瓜子张的炒货、独伊佳的风干牛肉、禾士淀粉糖、紫芝中药、正昊鼎淳牌系列奶酒……这些穿着“绿色嫁衣”的产品或内销于北京、天津、辽宁等地,或远销至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为我市打造绿色农畜产品产业加工基地领航。(